【散文】又至重阳

2023-10-21 09:47:13 来源:临汾新闻网  

又至重阳

甘武进

  当窗台上的那盆菊花开得正艳的时候,当树上的黄叶开始缓缓落下的时候,当我得知父母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的时候,重阳节又到了。

  这是个蕴含着厚重的内涵节日。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传诵千古的诗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佳节又重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一天,民间有登高的风俗,重阳节由此又称“登高节”。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这一天也常常有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古代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茱萸节”。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戴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节菊花盛开。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陕北,有首歌唱到:“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莆仙沿海,九月初九这天,乡民大多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祈求风调雨顺。

  深秋之时,草叶枯落,花木凋谢,“秋风秋雨愁煞人”,常使一些老年人有凄凉垂暮之感,情绪忧郁、烦躁等,所以登山是治疗忧郁症的良方。登高远望,心旷神怡、健身祛病。不过,陪伴才是对老年人最长情的告白。

  在外打拼的游子们应尽量抽点时间,回家看望年迈的老人,或打个电话,送去问候、报个平安,让他们知道儿孙在外干得不错,一切安好。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 【散文】重阳赋

 

下一篇: 【诗歌】秋意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