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分管教育工作中,有一件难忘的事,那就是接待香港的邵逸夫先生一行。
时光如逝,时间虽过去了16年,但1997年8月19日接待邵逸夫先生一行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自从接到省通知邵逸夫先生一行要来壶口参观的通知后,地委、行署对这件事都很重视,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香港富豪,更是一位热心捐助中国教育事业的香港实业家。他捐赠建设的“逸夫教学楼”几乎遍布全国,截止到1997年,邵逸夫先生已为我国教育事业捐款达几十个亿,我市的山西师大校园内就有刚建起不久的“逸夫大楼”。这样一位文化名人到中国,自然受到中央重视,给予了进关免检和享受副总理级的待遇接待。
接到省里的通知后,临汾上下乐成其行,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和精心安排。8月8日,杨志明专员在行署计委会议室亲自主持召开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协调会,要求有关部门一定要做到安全好、导游好、食宿好、组织好、宣传好,并决定由我具体负责接待工作。会后,行署成立了接待组,由我担任组长,下设参观接待组、生活 接待组、保卫组,并安排了有纪念意义的礼品和画册。为了使交通安全工作万无一失,从临汾到壶口的沿线路口都安排了交警执勤,并在壶口现场安排了百余人的威风锣鼓表演。考虑到逸夫先生年事已高,还从地区医院抽调了内科、外科和护理医生全程陪同。
8月18日,打头阵的王昕副省长一行提前来到临汾,听取了安排情况汇报,表示十分满意。
8月19日,天朗气清,正值临汾暑期。早餐后,地委、行署领导陪同王昕副省长一行,冒着炎热,早早来到027机场,等候逸夫先生一行乘坐的专机到来。八时许,一架737专机徐徐降落在停机坪上,逸夫先生神采奕奕,身着简装,在夫人和随行人员的陪同下,慢慢走下飞机。大家握手互致问候后,因要赶着在当天下午6时返回太原,在热闹的鼓乐声中逸夫先生一行没来得及休息,随改乘面包车驶向壶口,到中午11点顺利到达壶口。
在陪同人员的搀扶下,逸夫先生顾不上旅途的疲劳,直奔壶口。看到汹涌澎湃的壶口瀑布壮丽景观,这位近90岁高龄的老人震惊了,感动了!一个人足足在壶口边上站了半个小时,陪同他的人员再三督促他走,他仍不愿离开,并且要一个人在瀑布边再看一会。这位历尽沧桑的老人面对此情此景,肯定勾起了许多的回忆,他在想什么,他在思索什么,只有他知道。我们只能从他当时讲的一句话中来体味,就在他恋恋不舍地离开瀑布时,他对随行的人员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希望海外的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来看看。”同来的香港客人也激动地讲:“太美了,太激动人心了,真的不虚此行”。逸夫先生离开瀑布后,缓步来到滩上观看锣鼓表演,他笑的是那样的开心。
百余人锣鼓队身着彩装,列队表演,鼓手们越打越来劲,鼓声震撼着山谷,也震撼着香港客人们的心弦。逸夫先生对表演大加称赞,并当场给锣鼓队奖励了三万元人民币。临离开壶口时,逸夫先生把随带的文具礼品赠送给吉县,在壶口饭店吃了顿便饭,于下午返回临汾,换乘专机返回太原。
往事悠悠,怀念逸夫先生当年的壶口之行,更让人感激的是逸夫先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慷慨捐助……
作者:高清亮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