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午后,已经有了阵阵凉意。窗前两排高大的白杨树,树皮已呈深青色,树叶已渐转黄,三三两两的黄叶在微风中飘零着,慢慢落在树下的草坪间。不禁想起龚自珍的一句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吟诵间,记忆中的一些人和事又浮上心头,一位年长的身材微胖着中山装、留着背头发型的学校领导的形象出现在眼前,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三十几年前的学生时代。
小学、初中生活的我似旭日东升,充满朝气,加上思想进步,深受老师的器重,经过选拔和推荐,顺利进入县第一中学。我也像其他同学一样,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然而“造化弄人”,命运总是常常与人开玩笑。我的父亲患上坐骨神经病,不能再干营生,还需要花钱治病。家里人老的老、少的少,一家的负担落在了母亲身上。对于家中的长子我,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这犹如天塌下来,感到前途茫然一片。
学校生活对我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我也多么渴望跟同学、老师生活在一起,考入理想的大学,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生,将来能够光宗耀祖。然而现实已不允许我继续读下去,我无法面对父亲、母亲,无法面对远在老家的奶奶,无法面对年幼的弟弟、妹妹,这个家需要我撑起来。在经过无数次的思想斗争后,我选择了“退学”!我去找了当时的学校领导,说明了我的家庭情况,并要求学校给我办理“退学”手续。领导听了我的情况和要求后,与我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劝说,希望我能够留下来,继续完成高中学业。年轻的我当时固执己见,对他的话也听不进去,还振振有词,说什么要挑起家庭的重担、替父母分忧。领导听了我的一番话后说,“开退学手续需要大队和公社出具的家庭情况证明”,并语重心长地让我好好想想,再做决定。那时的我去意已决。第二天拿着证明又去找领导,但领导却没有给我办“退学”手续,而是开了一份“休学”手续。年轻的我当时也不大清楚“退学”和“休学”的区别。多年来,一直在工作中奋斗、在奋斗中工作,也没有认真去想过在我人生中这细小的片段,有时还认为这是件不光彩的事,愿把它尘封在记忆里,不再向人提及。
若干年过去了,在实际工作中接触了几起学生“退学”和“休学”后,我才真正理解了其含义,才真正明白了当时学校领导的良苦用心,才真正感受到领导的责任心和高尚情怀。这是一种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学生、家庭和社会负责的极其宝贵的精神,需要我们大家认真学习和弘扬。
时光荏苒,真情永存。以此纪念我永远崇敬的学校领导—— —张建邦老师。也希望现在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能够拥有张老师的精神作风,真正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的一切负责,那么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会更加美好!
作者:郭洪虎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