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前,我家同生活在旧中国的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做了主人,开始了新的美好生活。
解放前,我家是贫农,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爷爷靠租赁别人家的房屋栖身,靠串乡走户贩卖针头线脑等日常生活用品糊口。解放后,党和政府给我家分了房、分了地,全家人才开始了耕者有其田、住者有其屋的幸福生活。参加互助组、高级社和人民公社后,全家人在生产大队、生产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解放前,我家除父亲外没有一个识字的。解放后,我家五辈人中,有7个大学本科毕业生,9个高中和中专毕业生,其他都是初中毕业和完小毕业。解放前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没有一个在外工作的。如今,我的侄儿、侄媳、侄孙子工作和生活在首都北京,侄儿还是空军某部团职干部;大女儿和大女婿大学毕业后工作和生活在上海;二女儿和二女婿大学毕业后工作和生活在省城太原;我和老伴儿、儿子工作和生活在临汾。大哥一家都是产业工人和干部,大哥现已退休在家,每个月退休费近2000元;母亲80岁高龄,生活在我和妹妹家,妹夫为人厚道,干活勤快,对待母亲也十分孝敬。
解放初,我家吃面用的是牛拉石磨或人推磨,点灯用的是豆油或棉花籽油,穿衣是自己纺线织下的粗布衣裳,出门办事走亲戚全靠步行。六十年代,家里吃面用上了机器磨面,点灯用上了煤油罩子灯;七十年代,村里通了电,生产队买回了拖拉机、脱粒机,“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的梦想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现实。再说1976年秋天,我家在二哥的努力下,家里第一次盖起了三间大北房。住新房的那天,全家高兴得睡不着觉。八十年代,我从部队退伍安置到地方工作,爱人也由乡人民政府机关调到了城市街道办事处工作,家里开始购买了自行车、收音机、电风扇和录音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家的幸福生活在原来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九十年代,家里添置了彩色电视机、收录机、液化气炉等,并参加了单位集资建房,住上了向往已久的单元楼房,孩子们上学每人一辆自行车,现在,他们都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我们又更换了大英寸的彩电,购买了空调、电脑、DVD、抽油烟机等现代化电器。老伴退休后,足不出户就可上网聊天。与60年前相比,我家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天都像过去过年过节一样,欢乐祥和、吉庆有余。我们所在的城市变化更大、更快、更美、更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市场繁荣,要啥有啥。
回眸60年来我家的历史和变化,怎叫人不心潮澎湃,百感交集。千言万语、万语千言汇成一句话,那就是我80岁高龄的老母亲常常给我们念叨的“要感恩共产党、感恩社会主义!”(宋怀玉)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