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阴沉沉的,天色黑得比平常要早,听那窗户上风吹麻纸的啪啪声,就知道要下雪了。“米颗雪,下一月。蘑蘑团,下一年”。状若小米的雪粒很硬,打在脸上疼疼的,但那雪一般下不大。而团状、片状的蘑蘑团,下起来就气势不凡,有时能下几天几夜。洁白的雪花,轻柔、美丽,飘飘洒洒漫天遍野。清晨,你出门一看,啊,雪止天晴,地上比天上还亮,远处、近处白茫茫一片,叫人辨不出方向,分不清高低。太阳一照,耀得连眼也睁不开。先扫院内,再扫小巷,用积雪堆个雪人,再用瓦片、石子做成眼睛、鼻子,戴上一顶旧草帽,系上一条红领巾,活脱脱一个胖娃娃。吃过早饭,约三两个伙伴,带上家什去麦场逮鸟。先扫出一片空地,撒一些秕谷、麦壳,在支起的筛子下面放一些粮食,然后藏在麦秸窝里等鸟上当。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数九寒天,天气特别冷,屋檐下的冰挂足有一二尺长,就连放在屋里的水缸也会结一层薄冰。但人睡在被窝里却不太冷,一是棉被厚,盖两层,二是睡在北方特有的“火炕”上身下很暖和。水塘、稻田里很厚实的冰上,就成了我们玩耍的好地方。找一块不大的木板,加上两根粗铁丝,蹲在上面用劲一推,便飞出去老远老远。但玩得最多的还是“擦滑滑”,脚穿千层底棉鞋,在选好的冰面上加速助跑,达到一定速度后,双脚呈丁字一站,上身前倾,腰部一躬,整个人就会向前滑出好远。但动作要一气呵成,稍有不慎便会摔个仰面朝天。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当天气转暖时,春节便到了。这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是我们翘首以待、掰着指头等待的节日。除贴春联、插柏枝、穿新衣、放鞭炮不说,光吃食就有十几种:蒸年糕、包水饺、烧火锅、蒸大米、煮羊汤、炸油糕、煎春卷、吃元宵,还有核桃、大枣、炒花生、麻糖、糖块、大柿饼。大饱口福外,还可大饱眼福。打锣鼓、耍龙登、闹元宵、放焰火。就连平时挨打受骂的事,这时也被大人们用“碎碎平安”等吉利话所宽容。全村家家户户欢歌笑语,男女老少喜气洋洋。老人添寿,少儿成长,创伤得到平复,辛劳得到慰藉,喜庆,发挥到极致。春节,这最美好的节日,她结束了冬天,开始了春天。她给人欢乐,给人希望。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年复一年,祖祖辈辈,在这希望的田野上播种、耕耘、收获、珍藏。
亲情如蜜,乡情如酒。儿女们上大学走了,心中空落落的。那如蜜的亲情被拉成丝,带向远方。而殷殷的乡情在心头悄悄泛开。一个从没离开过家乡的人是不懂乡情的。因为家乡是一个叫人一直想离开,离开后又特别想念的地方。乡情如酒,如陈年老酒,时间越长,其味越醇,其味越香。她使人沉迷,令人陶醉,叫人难以割舍。
柴青山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