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张兰英

2011-06-13 16:31:00 来源:

今年春节,有机会约了几位同窗学友回汾城看望我的恩师张兰英。见到她,没有想到她七十多岁了,依然耕耘在三尺讲台上,仍然饶有兴趣地讲着她那让人痴醉的数学,继续结识着一茬茬更多的学生朋友。
说实在的,中学时代我的数学长项,完全得益于张老师的教诲。那时,最爱上的是数学课,最想见的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她个头不高,但走路飞快、天资聪慧、讲课干练、有条不紊、逻辑性强,而且让你久久不忘,这可能就是讲课的艺术吧?初中几何证明题,是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尤其是几何证明题过程的书写,更是初中学生的难点。可我们的张老师她不仅能耐心细致地一遍遍给学生讲辅导,尤其特别重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做题时她教会了我们用分析法分析,用综合法书写的办法,使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总是优于他班。又如,她为使学生能直观地去了解几何图形,就用泥巴捏、萝卜削、纸片剪折做了许许多多各种教具模型。她做也让学生动手做,使我们亲手体验,心领神会,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理解和做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兴趣盎然。
张老师不仅是一位地区级的优秀数学教师,更可贵的她又是学生的慈母。她把每一位学生都看成自己的孩子。不管对成绩差的学生,还是犯了错误的学生,她总是在课余时间与之促膝谈心,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往往使学生感动得泪流满面,再加上她耐心地为其补课、辅导,使这些学生的成绩日渐上升。这时学生笑了,老师笑了,家长也笑了。在生活上,她如同慈母般地去关爱学生,她常备有一些常用药品,哪个学生有小病不舒服了,她总是问长问短,嘘寒问暖,并亲手把药送到学生手中,使学生能安心学习。她在课堂上经常说:“上课我是你们老师,课后我们是朋友,可以无话不说……”所以,同学们都愿意和她在一起,也乐意学习她教的数学,成绩也就自然地好。这大概就是亲其师,信其道吧?
在与张老师的交谈中,我们问她:“你这么大岁数了,面对这么多活泼好动的孩子,你不烦吗”?张老师说:“不烦,在我眼里学生都和我的亲孙子一样,一下课都围绕在我的身边,蹦蹦跳跳、说说笑笑,问这问那,更多的是问你题怎么做。下雨了,孩子们到楼下接我上课;下雪了,孩子们等在校门口,一直把你扶到四楼教室里,生怕我滑倒。每当这个时候我真有天伦之乐的感受。这也或许就是我一直不愿离开讲台的原因之一吧”。
当我们回忆起初中二十八班的同学时,张老师更是神采奕奕。她说:当年咱们班50人,升学就考上了48人,如今你们个个都成了工作岗位上的骨干,这让我十分欣慰。看到你们的成才、成功,我讲数学的兴趣更浓了。我现在代初中一年级,在2011年2月临汾市的一次统考中,我代的这个班60人中,数学得满分的就有15人,这起码证明我还行吧。我想把我的余热全部贡献给教育事业,培养出更多的像你们这样优秀的人才来。
听到这里,我们都想知道老师在退休前的教学生涯中,得到过什么荣誉。一提这个她说:我也不记得了,我最在乎的是学生的成才。荣誉,那是过眼云烟。
原本我们还想劝劝老师,让她退出讲台,去北京和儿孙一起享享清福,安度晚年,可一听到她把教学当成事业去做,把与学生在一起看作是最理想的天伦之乐。我们还能说什么呢,也只能打心眼里更加佩服和敬重她老人家了!
让我们衷心的祝愿恩师身体更加健康,永葆人生青春!(杨俊杰)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