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雅韵

2011-09-16 10:16: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香甜的月饼从中秋走来,带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芳香。饼是秦汉的雏形,祖先们制饼,随形而命名,随性而赋诗。到了宋代,月饼初步成为一种节日食品,在亲朋好友之间竞相流传。月饼与中秋总是紧紧相连的,故所,月饼的制作及饼面花纹“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在充满美好的诗句中镶嵌,给中秋月饼起一个好听的“雅名”,这些雅名往往又和美丽的民间传说与故事联系在一起,如我国的月饼起名在古代便有:“银河夜月”“龙凤双喜月”“花好月圆”“汉宫秋月”等等。现代生活的月饼名称,那更是美不胜收,如“合家欢乐”“心心相印”“千里寄相思”“和谐之饼”等等。
优美的古诗从中秋中吟出。与一轮明月对望,让人想起古人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这温柔的月夜,李白边饮边歌舞,月与影与他那起伏的情感一起飘荡,对月饮酒不仅仅是渴望,还能驱赶诗人心中的寂寞。月之夜,杯之酒,思之念,意之想,那是一种大彻大悟的人生意境。还有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人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中,融入一种哲学的思想,表达一种洒脱、旷达的人生心愿。中秋之夜,思念亲人,诗人也不例外,千里之外,美好相思遥遥寄。这与我们现时的中秋文化节何等相同。
中秋月,挂天上,映山河照家乡,最念亲人熟悉脸,最思故乡明月光,有了中秋的月,有了中秋的饼,有了中秋的诗情画意,故所,灿烂的中秋,一路走来一路欢颜,古老的中华民族熠熠生辉,如同这中秋的明月,光耀千古,辉生万年。

黄茨娅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那一方小院儿

下一篇: 中秋节忆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