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正清明

2014-04-05 09:51:15 来源:临汾新闻网

编者按 清明节即是节气又是节日。从节气上来说,它是24节气之一。从节日上来说,它是一个传统的祭祖日。踏青节、扫墓节、聪明节都是清明节的别称。清明之际,令人触动的不仅是草木吐绿的春景,祭拜祖先,追忆先人,在祭祖扫墓的人群中,每一个人在表达思念的同时,也在传承着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

人间四月芳菲天,柳绿桃红梨花白,春景盎然清明来。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竞相仿效,也在这天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是冬至后的第108天。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国古代还有一个与清明相连的重要节日——寒食节。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105天,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清明节的习俗丰富多彩,除了扫墓、踏青的活动外,还举行一系列的体育活动: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蹴鞠也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后来发展为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之一;清明前后,春光明媚,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被称为“神灯”。

把“神灯”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梨花风起正清明”,清明节,作为怀念亲人祭奠扫墓的日子,无疑是个浸满泪水的悲情节日。

而作为踏青赏春、戏耍玩乐的日子,则是个充满了欢声笑语的欢快节日。清洁明净的春天,因为这个特别的节日而更加美好!

作者: 李群学

责任编辑:巩鹏

上一篇: 文学阅读的理由

下一篇: 香椿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