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走在浸染千年荀子文化的土地上,人是容易陶醉的,尤其是这人间最美的三月。
市区的桃花已经败落,山里的桃花却开的正艳,一树树、一丛丛点缀在村庄里,绽放在山坡上,开的艳的还有梨花,桃花红,梨花白,红和白在满目葱茏间成最美的映衬。看过了漫山遍野的黄色连翘花,这红和白的映衬便愈发突出,红的似火,白的赛雪。
荀乡安泽我来过多次,每次来总有一种别样的感受。当车辆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青山入怀,满目流翠,都市的喧嚣就远去了,一起远去的还有繁琐和浮躁,这时候心灵仿佛找到静修的圣地,或安然、或沉静,舒畅而惬意,无扰而无忧,看林间农家袅袅升起的炊烟,听松涛间快乐自在的鸟鸣,赏野外不知名的花儿,喝石下涌出的山泉,心如同清风拂过的柳枝,伴着林间清泉的欢唱,静静飘荡在苍翠的林间,恍若走进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中,走进了世外桃源,有一种悠然入梦的意境。
安泽之美,不仅美在景色,美在淳朴的民风,也美在悠久的历史。早在五千多年前,这里就有先民定居,为大禹分九州之冀州治所。春秋时属晋,战国属赵,西汉设立县治,魏晋南北朝之后归河东道、平阳府管辖。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论家、教育家荀子就诞生在这里。
古老的历史孕育古老的民风,今天荀子文化不仅深深扎根于荀乡大地,而且备受世人关注和推崇。
在市委宣传部和安泽县委组织的采风活动中,第一次与众多作家和摄影家们相随,一起走进山乡深处,聚焦秀美神奇的安泽。
大山深处花香四溢,在冀氏镇兰村路边,摄影家们经不住诱惑,停下车来,在路边古朴的小院旁,用镜头聚焦烂漫开放的桃花和梨花,站着、坐着、躺着,变换着不同的拍摄姿势,用不同的角度拍摄眼前的美景。
红色抓人眼球,镜头中桃花居多。红是热情的象征,作家们说红色代表热情、服务和温馨,如同安泽县委、县政府一直以来推行的“311”党建联动服务新体系。
二
安泽资源丰富,县域辽阔,有临汾东大门之称,全县总面积1966平方公里,沁河贯穿南北109公里,全县辖11个乡镇、105个行政村、1133个自然村。
印象中,安泽很大,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此次采风回来,突然觉得安泽并不那么大,偌大的安泽皆在“一网一格”之间。“311”指的是“三级中心一网一格”党建联动服务体系,核心是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三级中心”就是在县乡村建立三级联动服务中心,“一网一格”就是党建联动服务网和网格化管理。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一个大家庭如一个小国家,一个小国家如一个大家庭。随着网格化社会管理制度体系的运行,百姓和政府的距离近了,办事的效率也提高了,遇到麻烦事也能顺利解决了。在近2000平方公里的安泽县,感觉更像一个大家庭。
访民情的“千里眼”,听民生的“顺风耳”,查民心的“听诊器”,网络直通“服务区”。下乡了解情况时,有农民这样夸奖安泽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自己家里有电脑,上网将信息发送到互联网平台,就有人来解答疑惑,就能化解反映的矛盾。”近年来,安泽全力推进的“311”服务体系建设,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把服务的大门向群众敞开,通过村里主动、乡村互动、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服务机制,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
好的事例如一面镜子。在府城采风时了解到一个典型的事例。乌彦凹村是府城镇府城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两年前曾发生过一个疑难问题。
村里自来水的突然中断,引起了村民的恐慌,村民挖管道找原因,发现需要挖开荀子文化园门前的柏油路面。这一问题涉及的部门颇多,水利、旅游、交通、城建等多个县直部门,村一级无力协调,村干部便将这一问题反映到镇联动服务中心,镇政府难以协调,又将这一情况上报到县联动服务中心,中心启动联动预约机制,协调各职能部门限期解决,7天时间,乌彦凹村断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在府城镇、和川镇、冀氏镇、月亮湾社区、住建局等乡镇、社区、县直部门及村庄采风中,这样的典型事例不胜枚举。有人说,幸福莫过于没有烦恼。在安泽,有了烦恼有人帮助解决。我想,生活在这里的群众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有解民忧的“311”。
三
天空飘着薄薄细雨,如牛毛、如细丝,在荀乡冀氏镇关庄村,雨下得若有若无。
沁河水哗啦啦地响着,绕过村子向南流去。
沁水滋润的两岸,绿意盎然,沁水畔的土地上,白色的塑料大棚排列有序,蔚为壮观。每个大棚中均悬挂着温度计,农人们在大棚里忙碌着,务弄着大棚里的蔬菜。菜苗是一样的,皆为辣椒,辣椒苗小,但均已经成活,新浇的土地散发着泥土的气息。同行的县宣传部领导介绍,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返乡农民工就业基地。
从一大棚中出来一年轻人,上身穿一迷彩服,下身穿一褐色裤子,脚上沾满了泥巴,手里也满是泥土。看到前来参观的行人,忙迎接到蔬菜大棚里介绍,菜苗怎么样容易成活,温度需要怎么掌握,何时浇水、何时施肥,年轻人讲着,一脸质朴的笑。随行的农民朋友说,他是这里的土专家,辣椒收成全靠他。
年轻人名叫赵福根,土生土长的关庄村人,不仅是村里蔬菜大棚的土专家,还是关庄村的村委主任。村里人说,赵福根是个能人。
赵福根是个农民,却是农民眼中的艺术家。
赵福根没有上过专业的艺术院校,但很有画画的天赋,“画什么像什么”,在早年村里的打工潮流中,赵福根是众人羡慕的对象。干活不重,收入还高。从外出务工开始,赵福根一直以画壁画为生,寺庙、佛堂、仿古建筑等山东及外地的不少地方都留下了他的画作。他画钟馗、画达摩、画八仙、画松柏、画鸟兽、画历史人物、画连环故事图,他会画的很多,画过的也很多,但一直都是以外乡人的身份画着枯燥重复的画面。
一直在外飘着,老想着能回家创业。
10年前,漂泊多年的赵福根回到了沁河畔的这片土地,经过别人介绍很快成家。忙时种地,闲事收购农副产品兼打零工的生活,在孩子降生后开始转变,看着外出务工的人潮,妻子劝他外出务工。
2011年,已当选村委会主任的赵福根自付费用前往长治市长子县学习考察辣椒种植技术。第二年,开始实施大棚蔬菜种植,近年来,随着辣椒种植的推广,农民看到了实惠,在家门口就把菜卖了,2013年,关庄村的蔬菜大棚扩大到60个,目前又有20个大棚仍在筹建中。
县委书记任秀红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上说过,全县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重点就是要破除思想上的“小农意识”、物质上的“小富即安”、工作上的“小手小脚”和发展上的“小打小闹”,牢固树立“学先进、赶先进”的战略意识和“抓机遇、争速度”的竞争意识。现如今,随着蔬菜种植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当地不少农民像赵福根一样开始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安泽县冀氏镇共有15个行政村,现在已经有柳树沟村、和平村、马寨村、南孔滩村、白村等7个村子发展起了蔬菜大棚种植。本村及周边不少村民也常来咨询有关蔬菜种植技术,关庄村被称为安泽县的返乡农民工蔬菜培训创业基地。
四
采风回来的夜里,我们就宿住在沁河畔。
我对沁河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对沁河的情感源自著名作家葛水平。葛水平曾说,我要在两眼炯炯有神时走过沁河两岸,看看那些村庄和即将消失的手艺。
沁河,又叫沁水,古称少水、洎水,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沁源县,干流流经沁源、安泽、沁水、阳城、泽州等县市,流经河南济源市、沁阳市、博爱县、温县,至武陟县方陵村汇入黄河。
全长485公里,落差1844米,流域面积13532平方公里。2011年10月,作家葛水平开始沿着沁河行走,走进沁河曾经流过的村庄。历时一年多,深入体验沁河流域的历史、文化、生态及乡村的风土民情,写出《河水带走两岸》一书。
读完《河水带走两岸》一书,才能看出葛水平对沁河的情感,那种对故乡的依恋,对沁河的感恩,那种“躺在秋天收割后的玉米地里”,心灵突然间的“苍凉和悲壮”,总是能勾起人太多的回忆,勾起我对儿时汾河的记忆和追思,勾起割草放牛的往事,勾起戏水摸鱼的遐想。
走到安泽,总想去看看沁河,去沁河边看日出或日落,当霞光洒满两岸,波光似金,鱼跃水面,有一种久违的回归和温馨。
这是一条幸福的河流,这是一条没有污染的河流,这是一条无私和宽容的河流,这条河流浸润着古老的安泽,也滋养着幸福的安泽。
五
花是不少城市的象征,不同的花对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意义。如美国华盛顿市之鹃菊,美国纽约市之玫瑰,日本东京市之樱花,法国巴黎市之白玉兰。孤陋寡闻的我尚不知道,韩国首尔的市花竟是连翘。
连翘花为黄色,早春万木枝叶尚未萌发时,连翘花先开了,满枝金黄,香气淡雅。在植被茂密满山披绿的安泽,雨后去看漫山遍野的黄花是另一种享受。我们要去的地方是黄花岭,位于县城东17公里处,主峰海拔1355米,是安泽县森林公园景区之一。
去黄花岭时,是个雨后。空气清新,满山金黄,远处隐隐有云雾环绕,远处有亭台楼阁,拾阶而上,极目远眺,恍入仙境。
山上乔灌木品种多,色彩丰富,灌木以野生连翘为主,面积达21万亩,是安泽野生连翘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四时之景不同,春天,连翘花满山开放,山杏、山桃花点缀其间;夏季来临,青松翠柏间白色的刺槐花繁星如缀,镶嵌其中,满山蜂蝶起舞;秋天来了,满山的连翘、杜梨、野山楂、沙棘等果实相继成熟,颜色各异,惹人眼馋。冬天到来的时候,选一个有雪的时节,在这里领略北国风光的奇绝。
安泽是生态大县,是“全国绿化模范县”,森林覆盖率全省居首,近年来,随着跨越发展的步伐,安泽这块古老的土地焕发了生机,许多人依靠当地政府引导的产业走上了富裕之路。在采风回来的路上,回味着采风的点点滴滴,我也幸福着安泽人的幸福。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