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山西得了一场病,而且病得着实不轻。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让许多山西人对社会的前途丧失了信心。煤炭从“黄金十年”骤然跌至寒冬冰点,市场需求不振,产能严重过剩,供求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煤价跳水式下跌,煤炭企业生存艰难。非煤企业市场竞争力有限难以帮助山西突破“一煤独大”的困局。如今,病虽初愈,但在经历了塌方式腐败、经济增长断崖式下滑后,山西的元气尚未完全恢复,人心也急待振奋。在此关键节点,山西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于10月31日上午在太原隆重开幕,对山西而言意义重大。省委书记骆惠宁同志代表十届省委作报告,就当前的政治、经济“顽疾”问诊开方对症下药。笔者认为,这剂药方可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先治病根再拔穷根”。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必须把严的要求贯穿管党治党全过程,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问题作坚决斗争。”这治得是政治上腐败,理想信念缺失的病根。“零容忍”是省委对腐败亮明的态度,对一切违反制度规定踩“红线”、心存侥幸闯“雷区”的“苍蝇老虎”绝不姑息迁就,发现一起就坚决查处一起,力促弊革风清,力行发展为民,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推动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只有大局稳定了,各项事业才能取得新进展新进步。
“必须彻底丢掉再现煤炭十年黄金期的幻想,紧紧抓住市场倒逼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走上转型之路”这治得是经济上产业比例失调,一煤独大的病根。很多山西人对煤炭产业的信心已经动摇了,认为它的经济地位已经从原来的中流砥柱变成了如今的尾大不掉,已如鸡肋食之无肉却又弃之可惜。其实煤炭行业破冰困难虽大,但仍然大有可为。不论是山西的发展还是中国的发展都离不开煤炭,煤炭仍然占据一次能源供应的绝对主导地位,我们掌控着经济发展的命脉,优势是绝对的。不过,过去那种传统的粗放发展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挖煤就能赚钱”的“煤老板”时代已经终结,市场整合、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黑色煤炭绿色发展才是顺势而为。同时,非煤经济也要蓄势而发,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和信息产业、新型综合能源、现代物流中心、文化旅游都是大有可为的领域。
有了这两剂重药,病根不难清除,我省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必将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必将在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加重要影响。然后就是拔穷根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也就是说“穷”的根是贫困人口,我省大约有232万贫困人口,这些人脱贫了穷根才算拔除了。报告指出,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决把精准方略落实到识贫、扶贫、脱贫各个环节,全力推进特色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八大帮扶工程及二十个专项行动。
号角已经吹响,三千六百万三晋儿女,应忠诚担当,改革创新,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塑造美好形象、逐步实现振兴崛起,开创我省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而去努力奋斗。
同新言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