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聪,编审,别署点墨斋。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大风堂艺术研究院常务副秘书长、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山西书法院创作员、山西国际文化交流画院院长、三晋文化研究会书画院常务院长、山西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山西省城镇协会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兼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硬笔书法协会副秘书长、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特聘教授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校外合作导师等。
崔建聪在编辑工作之余,长期致力于书法、篆刻艺术,作品入选《“世界遗产杯”国际书画大赛展精品集》(获书法金奖)《中国当代书画作品博览》(获书法一等奖)《“金鼎奖”优秀作品集》(获书法金奖)《山右书画》(一、二卷)《纪念邹韬奋诞辰120周年书法作品集》《“长征颂”全国书法展作品集》《放歌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山西书画作品展》《新时代,新气象——百联迎春书法作品邀请展》《三晋名家书张恨水经典诗文书法展》以及《“一带一路中国梦”主题珍藏邮册》《伟大历程,中华复兴——国庆献礼艺术家珍藏邮册》《魅力中国,闪耀世界——世界邮票上的中国艺术名家》等。
个人简历及楹联、书法作品分别入编《山西省志•楹联志》和《山西省志•书法志》。《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文化报》《中国信息报》《中国美术家》《人民文艺家》《山西日报》《山西农民报》《发展导报》《山西画报》《名作欣赏》《编辑之友》《文化产业》《建筑与文化》《山西文学》《对联》《天工》《名家名作》《假日文化》《三晋儿女》《太山国学》等报刊以及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书画台、中国书画家影像网、新浪书画频道、央视书画频道、中国国际集邮信息网、凤凰网华文头条、今日头条、天天快报、中华网、搜狐网、中华人物文化网、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网、山西新闻网、黄河书画等媒体专题刊发介绍其书法、篆刻作品。
出版有《点墨斋书迹》《天心圆月自从容》《点墨抒怀——崔建聪书法作品》等。
田树苌
著名书法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山西省书协顾问
前贤论学习书法有箴言云:书不宗晋,必堕野道。野道即小道,旁门左道。道选错了,任你墨池笔冢,废纸万千,终难入正格。建聪的聪明在于他书宗魏晋,步武“二王”,一上手便选定“二王”行草,几十年间以右军法书为圭臬,心无二用。评点书法,首重境界品格,环肥燕瘦,建聪书法得一瘦字,所谓“书贵瘦硬能通神”。建聪书法骨相清癯,仪态儒雅,温润娴静,明快隽丽,好就好在取法乎上,风正格高。建聪书法透着一种清逸之气。古之论书画以逸品为最高等级,逸者虚和灵妙,散逸淡泊。观建聪书法,似夏风之习习,似晨烟之袅袅,似丝竹之悠扬,似舞步之曼妙,从容洒脱,安祥优雅,不落凡格,不沾尘俗。能臻于此,盖由建聪胸襟怀抱,学识修养使然也。
王云武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主席
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于2013年6月在北京成立,建聪被选为书协的副主席。他给我的印象是谈吐斯文、彬彬有礼,为人厚道、办事稳重,谦谦君子是也。再看他的书法,真是“字如其人”,他严守晋人法度,吸收唐宋书风,兼收今人的表现手法,写的既中规中矩,又意气风发;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自己的理解和创意。尤其是他的行书,是颇见功力的,起笔稳重,愈写愈放,写到激情满怀处,兴致勃勃,生机昂然,犹如凤舞龙飞,猛虎出山,有气势、有魅力、有风度。字里行间精心构思,十分讲究,章法布局妙趣横生,自然天成,宛若嫦娥奔月,飘逸若仙;又似壮士舞剑,豪迈奔放。
姚国瑾
著名书法家,山西大学教授、书法硕士生导师,中国书协学术委员、山西省书协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崔兄建聪与余相交多年,为人和悦,处事谨严。其书法擅于行楷,师法“二王”,灵秀而典雅,温醇而自然,翩翩有君子之风。
李顺通
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山西大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
我为建聪友在书艺道路上锲而不舍的探索创新而感动!并认为他的作品处处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是立意美。建聪把书法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最形象、最有感染力的载体。通过书写古代圣贤的名言警句,在笔飞墨舞的律动中,探究和创作有筋骨、有温度、有道德,能够引领人、鼓舞人的精品力作。他书写的内容丰富,有“熔古铸今”、“大音希声”、“真水无香”,有周敦颐的“爱莲说”,甚而有明代江南民歌等。可以说,每一幅作品,都坚守着一份真实与平淡,于平凡中追求完美与和谐的境界,用艺术书写个性,以真诚演绎艺术,饱含着知识底蕴和深厚学养,充满了正能量。
二是作品美。建聪认为“书不宗晋终入野”,其书法初从柳楷入道,后对“二王”及赵松雪心摹手追多年,形成了自己秀丽圆润、温文尔雅、光滑精细、绰约多姿的特点,在书坛独树一帜。他在继承中国优秀书法传统上下了很大功夫,不是花拳绣腿,路子走的很正,在中国艺术长河的主流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说是:整体形态的美,点画结构的美,墨色组合的美,是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三是心灵美。建聪在工作之余,德艺双修,其书品、人品都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可。在我们大众书画院组织的“党的光辉照我心、壮丽诗史、我为军旗添光彩、为新时代放歌”等一系列大型书画活动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和精品力作。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尊敬的。
书妆乾坤大,丹青翰墨长。我衷心祝愿建聪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赵建功
二独堂主、著名书法家
建聪是儒雅的,任何时候都文质彬彬;
建聪是风流的,总能合着时代的步伐;
建聪是谦逊的,把斋名定位在“点墨”上。
建聪是有抱负的,他的书法,字里行间透着斯文,跳动着不懈的奔突和试探性的狂野,隐含着不易被人觉察的杀气和或而羞涩、或而明显的扩张!
我们常说,字如其人,建聪书法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儒雅。楷书行书,条幅扇面,谋篇布局,钤印落款,都呈现出一派清雅之气,让人看着舒服,赏心悦目。
建聪书法给人的第二个明显印象,就是硬俏。他是写二王的,也有赵孟頫的东西。他能很好地将二王的俊拔和赵孟頫的柔美融合在一起,既有风骨又有韵味,呈现立马观花之势!
不难看出,建聪是有很深功底的。他常年临池不辍,循序渐进,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己。他有耐心写长篇楷书,也有雅兴打造篆刻,书印俱佳,实属难得。
张继红
三晋出版社原社长,书法家
吾友建聪兄,并州书界之异人也。嗜书如命,兼事凑刀刻印,得者莫不宝之。忽一日,得奇思异想,欲设一书妆台,逐期刊布新作,遂命笔飞书,而忽忽已五百期矣!吾喜静,于尘世不作胡乱张望,然每于僻远处观此台,诚然大哉!且无脂粉气,无斗巾气,纷纷扬扬,书香散逸,书者观者,两相情悦,不亦快哉!吁,我兄建聪,诚异人也,岂只点墨在胸耶!吾将翘首以望其台,待新作层出不穷也。
介子平
著名书画评论家
崔建聪先生沉湎赵楷有年,娴雅舒缓、用笔遒劲、圆转秀逸、结体妍丽之外,转折顿挫中成飘逸超迈气势、沉着痛快风格。气定腕活,笔端墨注,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完美,成竹在胸,书写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神凝象滋,无意皆意,运笔上刚劲强健,具奔腾之势;筋雄骨毅,变化多端,结字时自由放达,倾侧之中含稳重,端庄之中含婀娜。因而已自成面貌矣!
张兴元
《王羲之王献之墨迹全集解读》丛书作者、山西中医药大学傅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羲之书法研究会名誉院长
崔兄建聪的书法,用笔难能可贵,横、竖划入笔和收笔斩钉截铁,毫不犹豫,中段充实有力。凡学书者,都有一个体会,那就是勾和折笔,难度很大,是一个很大的难关,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拿不下来。崔兄的书法,最为让人宾服的是折笔和勾的实现,具有天然的灵气,即便细如毫发的笔划,也能给人以银钩虿尾的感觉。似乎已到“天成”。
细细品味崔兄书法,总觉得与章草有一种天然的血脉的联系,崔兄如能在章草上再下一凡工夫,想来定会耳目一新。
张勇耀
《名作欣赏》杂志副总编辑兼执行主编
常人一生只能种两棵树,一曰职业之树,一曰生活之树。坦言之,能种好这两棵树,也确属不易。然尚有一类人,却能种好第三棵树,曰爱好之树。此树得职业之树、生活之树之滋养,却又根植于深邃坚定的内心,独长于宏阔广袤的原野。当生活渐趋平淡,职业渐入轨道或终将淡出,这棵树却日渐根深叶茂、高大葱郁,支撑起一个人精神生命的大厦,伴人直至老境,并且从不停止生长。建聪先生,即此类人中之卓越者也,即此一条,堪称吾师。孔子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为初心,德为基辅,仁驻于心,终成艺之花朵。换言之,“志”主坚持不怠惰,“据”有所本不因循,善依善游,是为从容。“书妆台”之千余期,皆蕴建聪先生日日培植涵养之功,亦必有此树由弱至强之履迹也。其苦其乐,惟种树者与有识者知之;此后树之长势,亦为吾辈后学期之信之矣。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