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日前,记者与一收藏爱好者走进侯马古玩市场,在一破碎地契纸包中看到了“南汉宸”三字,便毫不犹豫地将那包地契收入“囊中”。
回到家后,慢慢展开看到“陕甘宁边区财政厅布告”,时间是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五月二十一日,布告字号为“财生字第一二三号”,时间和字号上加盖着方形阳刻“陕甘宁边区财政厅印”篆体字印章。穿越了72年的历史时空,这份布告反映了当年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政策,见证了我党对边区经济的管理与调控。
边区财政厅发布布告的事由“为严禁外来纸烟进口由”。布告内容为“查禁止纸烟进口与外来纸烟在边区销售政早有明令,乃近来有人偷运大批外来纸烟进口销售,影响边产纸烟销路大减,产量亦随之减少,这种违法行为,不但影响边区菸(读YU,释义同意“烟”,另有“香草”之意)业发展,并且是边区资源外流最大的漏卮(音zhi,是古代盛酒的器皿),为此布告严禁非边区出产纸烟进口,如有违犯,再行贩运,一经查获,不论何人纸烟全部没收,绝不宽贷,务望各自遵守为要。
此布”。落款“厅长南汉宸、副厅长霍维德、黄静波”。
南汉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第一任行长,我市洪洞县明姜镇韩家庄人,1895年12月14日出生于洪洞县(原赵城县)明姜镇韩家庄一个农民家庭。8岁离开家乡。1926年10月,在冯玉祥的国民革命联军担任第三军政治工作委员会委员长,期间,由刘伯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洪洞(原赵城县)乃至山西省中共早期共产党员之一。此后他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和统战工作,担任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的秘书长,曾多次帮助、营救、掩护过党的一些同志,在他的人生中上演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中共洪洞早期党员燕廷标、纪秀川、王世英都曾得到他的帮助。
1941年1月皖南事变以后,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封锁围剿,边区政府遇到了极大的财政困难。此时,南汉宸担任边区财政厅长,着手扭转边区财政窘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纠正“片面施行仁政”的作法,大力宣传组织征粮工作。由于宣传到位,群众表示“宁肯以野菜度日,也不让八路军挨饿”。
为解决生产资金问题,他提出禁止法币流通,由边区银行发行边币的建议,得到了中央的同意。
南汉宸曾经主持过晋察冀边区银行边币的发行,晋察冀边区是华北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因战事不断,晋察冀边区银行总部不断转移,所遗留下的纸币数量极少。新中国成立之初,南汉宸曾经将一张晋察冀边区银行边币作为礼物送给宋庆龄,从中可以看出边币在南汉宸心中的地位和其珍贵程度。
记者王隰斌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