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氏遗风今犹存

2016-07-20 10:42:4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雄,逐步发展强大起来的韩国把平阳一带作为其活动中心,这是古平阳城自帝尧以来第三次被作为国都。今临汾城北屯里镇有韩村,即源于当时国姓。

  史载,周武王封庶子为韩侯在今河津一带,其后世有韩厥,曾在历史上有名的赵氏救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又促使景公立赵氏孤儿武,续赵氏之祀。韩厥被景公重用,居于卿位,成为韩氏卿族奠基人。至其子韩宣子(名起)时,韩氏势力渐强;至其孙(名须)韩贞子时,韩氏以平阳一带为活动中心成为望族。《史记·韩世家》载:“贞子徙居平阳。”大约就是公元前475年,韩国开始以平阳为都城,逐步发展强大起来。

  贞子后三世,名虎号韩康子。在《资治通鉴》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453年,智伯曾与韩魏联合攻打晋阳,引水灌城,眼见晋阳城危在旦夕,智伯便得意忘形地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让人亡国。”此话让当时的魏桓子和韩康子不寒而栗,二人同时意识到了唇亡齿寒,自己 处境也很危险。因为汾水可以灌韩都平阳,绛水可以灌魏都安邑。于是二人遂联合杀死智伯。韩赵魏三国共分智氏之邑,史称“三家分晋”。至此,韩国土地增大,势力增强。至公元前375年韩哀侯时,韩灭郑。为了图谋在中原发展并避强秦,遂迁都于新郑,同时保留平阳很大一部分土地。

  从贞子始居平阳,至哀侯迁郑,韩国共有八世留居平阳,约有100余年。韩康子之子为韩武子,在今韩村东门外仍立有门楼,上刻有“韩武子故里”五个大字。历史上著名的法学家韩非子,即系韩武子第13代孙。(锡刚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