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是宋金元墓发现最多的地区之一,至今已发现二百余座,它们如珍珠般散落于三晋大地。今天我们已经习惯把宋金元时期的砖雕墓室的墓葬称为“金墓”,因为最早发现的有明确纪年的墓是侯马牛村董海墓和董明墓,分别为金代的1196年和1210年。
建于大安二年(1210)的山西侯马董玘坚墓室,在不足4.7平方米的面积上,砖雕布满全室,雕刻有模仿木结构的斗拱、拱眼、藻井、大门、隔扇等,以及屏风、几凳、花卉、鸟禽、人物、演戏场面等图案,其中站立在戏台口的生、旦、净、末、丑等演员运用圆雕技法,形象栩栩如生,是金代砖雕的代表作品。侯马金墓董氏戏台被誉为中国式古戏台原型。晋南是戏曲之摇篮,这从金墓中可充分印证。
中国古典建筑以三雕(石雕、砖雕、木雕)闻名于世。砖雕始于汉代,明清时期更为兴盛,被建筑工匠大量用于皇家和豪宅的门楼与粉墙之上,俗称“硬花活”,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建筑装饰艺术。而墓室内的砖雕,其数量、质量以及所选用的题材,都取决于墓室主人的社会地位。常见的题材有墓室主人夫妇对坐、男仆托盘、侍女执壶等,再现了墓室主人生前的生活情景。金代,墓室砖雕的内容更加丰富,技艺也有所提高。元代,墓室砖雕逐渐衰落。至明代,砖雕由墓室砖雕发展为建筑装饰砖雕。 (锡刚)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