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忠延
精美绝伦的明代建筑
堪与飞虹塔媲美的是小西天。小西天位于临汾市隰县,创建于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其开山祖师为五台山火场寺僧人东明,法号道亮。初建只有无量殿、廊庑、摩云阁、小禅窟及八卦亭等。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大雄宝殿落成。直到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大雄宝殿内悬塑才逐渐完工,并增建了中院的韦驮殿、钟鼓楼和东廊房。
小西天是明代建筑的精妙之作。妙处有三点:首先是选址精妙,寺庙依凭山势建造,三面青峰围绕,一水映带寺前。整个寺院像是建在凤凰之上。高高的观音阁,筑于凤凰之首;安卧的无量殿,筑于凤凰之背;两侧伸展的山脉,犹如凤凰的双翅;居于背后的大雄宝殿,像是凤凰之尾。
其次是布局精妙,全寺面积仅仅1100多平方米,在有限的空间内,建设这么多殿堂,且高低有别,错落有致,浑然一体,令人称奇。
寺院分为上下两院。院落不大,可不直白。你看,要登上一层,显眼处无台无阶,只有侧角才可拾级。那踏步而上的石阶入口,标示的是“疑无路”。这正取了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意,自然应该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果然,登到上层,可见“别有天”。真真有曲径通幽之妙,何况进幽径不是履平地,还登高台,因而更见神韵。
最精妙的莫过于塑像。
大雄宝殿里的面积仅有216.72平方米,彩塑却有千余尊。这些彩塑活灵活现,惟妙惟肖。释迦摩尼庄严肃穆,却不失温静慈祥和;菩萨的身态娴静,更见绰约温婉;天王力士威猛雄壮,个个英姿爽飒,弟子们则沉思默想,不无虔诚执着。塑像高大的有3米之多,矮小的仅有拇指大小,姿态各异,分布合理。那些塑像有飞天、神鸟、孔雀,、鹦鹉、仙鹤,一律鸟身人面,有了人性,通了人情。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那些悬挂的塑像,倾斜度恰到好处,连灰尘也落不上去。多少年过去,无人打扫,竟丝毫不见尘垢。无数专家学者无不誉为雕塑史上的奇观。
飞虹塔和小西天,见证了我国明代建筑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