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网媒记者看山西制造新变化

2017-09-20 11:39:16 来源:广西新闻网

  网媒记者参观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新闻网记者 蒋尧 摄

广西新闻网太原9月19日讯(记者蒋尧)9月18日,“第十二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采访活动在太原正式启幕,活动首站来到了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网媒记者深入车间厂房,看“山西制造”的新变化。

据介绍,阳煤集团成立于1950年1月,是中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经过67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业,煤化工、煤电铝为“两翼”,装备制造、建筑地产、金融、现代服务“七大板块”协同发展的“127”战略布局,2016年销售收入1630亿元,位列世界企业500强第445位。

化工是阳煤集团最大的产业版块,资产总额987亿元,拥有25家分子公司,分布在山西、山东、河北、新疆四省十三市,拥有156套装置、1580万吨产能,可生产化工产品80余种产品,煤化工产业规模山西最大,国内煤化工行业第三位。其中主要有尿素550万吨/年、甲醇120万吨/年、丁辛醇21万吨/年、MTO 30万吨/年,乙二醇3×20万吨/年,己内酰胺20万吨/年,己二酸21万吨/年,BDO 20万吨/年,PTMEG 6万吨/年。

在煤气化方面,丰喜集团、阳煤化机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晋华炉“晋华炉”,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三家单位于2006年开始合作开发“熔渣-非熔渣”气化炉,2011年将耐火砖改为水冷壁,2012年9月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鉴定该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16年4月第三代“晋华炉”开车成功,该技术增加新型辐射废热锅炉系统,提高了气化炉的能源转化效率,2017年联合开发日投煤量2000吨。大型废锅-激冷型高效水煤浆气化成套技术,已申报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截止2016年底,已推广“晋华炉”共39台,2017年以来又推广20台。“晋华炉”已成为阳煤集团和山西煤化工行业创新发展的名片,2016年被评为中国煤化工行业的“国之重器”。在“晋华炉”等核心产品的带动下,阳煤化机连续17年盈利,累计实现利润16.87亿元,产品覆盖煤化工、环保锅炉、风电、核电、高级铝产品等新型能源和材料工业。

“晋华炉”主要由阳煤化机设计和生产。阳煤化机是阳煤化工重要的子公司,化机综合制造加工能力列国内前三名。公司现有员工2100人,在永济、太原、新疆设有三个生产基地,总资产46.8亿元。经过五十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一家集研发、设计、制造、安装、检修、维护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化工装备制造集团。

特别是2016年4月1日,第三代合成气、蒸汽联产气化炉投运以来,以其高效率、环保、安全和长周期稳定运行等优点,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高度关注和信赖,先后有美国、朝鲜、韩国以及神华、中煤、惠生工程、华鲁恒升、三聚环保、新彊天业、新业、神雾华福等87家中外客户参观考察,并与部分企业签订了商业合同。

据阳煤集团副总工程师、阳煤化工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志武介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推进,为“晋华炉” “走出去”迎来了的重要历史机遇,“晋华炉”煤气化技术的成功研发必将在煤气化技术领域大放光彩,推进煤化工领域关键设备的“中国制造”,为我国煤化工产业的节能降耗、为我国煤化工事业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为我国的能源战略安全做出积极的贡献。

据悉,“十二五”期间,阳煤化工产业投资总额超过500亿元,建成了十大项目,实现了化工产业结构将实现根本性调整,尿素、甲醇等传统煤化工比重将由原来的80%降为40%以下,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将占60%以上,己成为新型的现化煤化工产业集团。


     

责任编辑:王晓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