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席村设施大棚里的冬枣熟了
临汾新闻网讯 “住”宽敞房,听轻音乐,沐日光浴,品鲜牛奶……
许多人想象不到的是,享受者竟是襄汾县邓庄镇席村成片的冬枣树。
眼下正是收获的季节,最先成熟的是高标准设施大棚里的冬枣。走进高大明亮的设施大棚,刚浇过的枣树地散发着泥土的清新,灿烂的阳光下,悦耳的轻音乐让人心情舒畅。一行行整齐的枣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枣子露出青红相间的“笑脸”,一个个、一串串、一树树让人垂涎欲滴。
席村是个古老的村庄,让村民引以为傲的是,相传这里是帝尧的老师席老师的故里。近年来,席村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种植产业,桃、草莓、樱桃、葡萄、蔬菜等绿色无公害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有机冬枣种植还成了当地的代表性产业,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徐州、浙江等地,带动了众多村民就业增收。
“设施大棚内的冬枣在管理上下了很大功夫,所以果实成熟较早,收益大。”万喜乐枣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大凯介绍,“听音乐,尝鲜牛奶长大的冬枣个大、肉厚、核小、味甜、汁多,果皮纤维细,营养价值高,很受大城市客户喜爱,最不愁的就是销售。”
万喜乐枣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冬枣从2012年开始种植,分为设施大棚区和雨棚区,共有枣树600亩。其中,席村300亩,带动邻村东侯村300亩。设施大棚管理严格、对温度要求高,果实成熟早,雨棚为避风挡雨的大棚,在自然生长状态下成熟。现在成熟的是100亩设施大棚内的冬枣。
春天多流汗,秋天吃饱饭。设施大棚内的冬枣管理工作从1月就开始了。设施大棚内不仅要严格控制好白天夜间的温度,而且还要根据枣树实际做好修剪、催芽出蕾、掐芽、除草、防疮痂病、枣疯病等病虫害工作。
“您的地址和姓名发我手机上,我现在就安排人给您发货。”“您要几吨?好的,没问题。”“果实太繁了需要拉枝”……在大棚内拉枝过程中,赵大凯一边查看冬枣成熟情况,一边接听冬枣销售方面的业务电话。
“今年7月20日第一批冬枣成熟,通过电话联系,开始销往大城市,起先的价格为每公斤40元至50元,随着各地冬枣的大量上市,现在冬枣价格下降为每公斤30元至36元。”赵大凯介绍,“今年冬枣大丰收,每亩地可产枣1250公斤,常年干活的50余名工人现在根本忙不过来。”
在席村冬枣园里,工人们繁忙地采摘、打包、装箱,一箱箱、一车车带有“临汾万喜乐”标签的冬枣运往全国各地的大城市,成为大城市人们的抢手货。
“下一步将进入雨棚冬枣的成熟期,到时需要100余名村民加入合作社的采摘、打包和运输工作中,让村民在村门口就能挣到钱。”赵大凯介绍,“合作社不仅解决了不少贫困户与村民的就业问题,而且免费提供种植和管护技术,带动了周边村民发展冬枣种植业,帮助更多村民实现致富增收。”
记者 张春茂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