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让“好物节” 永不落幕

2020-05-26 09:31:1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为家乡特产直播带货

  临汾新闻网讯“市里这次举办的‘领导直播带货’真是好,销量可是不得了呀,我们之前完全没有预料到。”5月3日,襄汾县委副书记、县长白建成在结束了当日直播带货活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感叹。他表示,今后要运用好新型互联网消费这个大平台,给农民朋友们谋得一个扩大市场的好渠道。

  从4月30日至今,襄汾县共举行了7场包括旅游推介在内的农特产品直播推介活动,仅线上累计成交87685单,面对如此庞大、密集的发货单数,除电商平台长期签约合作的快递公司外,中国邮政襄汾分公司全员出动,保证所有商品在48小时内发出,竭尽全力为企业做好派送服务保障。

  政府当“月老” 特产结“良缘”

  怎样才能将“政府+农业+电商+社交平台”这种新模式做大、做好、做长久呢?成为全县上下开始思考的一大课题。

  白建成说“领导直播带货的流量效应是短期的、不稳定的,我们要建立一支懂农村、懂农业、善经营的干部队伍,还要培养一批不仅限于直播带货的新型的网络营销队伍。同时,也助推襄汾农特产品品牌化、管理规范化,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我们的老百姓就一定能走上小康之路”。

  5月份以来,襄汾县在积极开展包括旅游推介在内的农特产品网上推介活动的同时,还在短时间内筹备了一场以特定购物时间节点为主题的“516我要啦,襄汾好物节”直播推介农特产品活动。

  这次活动利用直播展销推介的方式,在襄汾县网络中心、电视台5名主持人的推介引导下,吸引了20余家电商、30家农业企业、合作社、非遗传承人,以及30余名主播达人的关注,上架销售52个品类的产品。一时间,线上粉丝受众高达230.5万余人,线下展厅人气爆棚,好物节也从“516我要啦”延续至“517我要去”。

  活动策划者王斌介绍:“这场活动中,我们继续依托网络主播达人的流量和政府的服务优势,延伸了‘县长+网红’的直播带货模式,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8家单位协同发力,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十方泽创业园搭建平台,强力推介襄汾的好产品,让更多的人知道,让更多的平台了解,让更多的好产品有出路。”

  这一次,襄汾县政府不仅充当了本土特色农产品“卖货官”的角色,还主动担当起了“月老”一角,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为当地的农特产品都谋得一段“好姻缘”。

  活动过程中,他们专门设立了对接服务区,电商平台、企业和主播达人三方可自行对接达成合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达成产销对接的长效化,还可以省去中间环节,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这不,襄汾县“516好物节”活动刚一结束,很多企业就接到电商平台和主播达人抛来的橄榄枝。

  主播齐发力 产品受青睐

  近几日,襄汾县永昌源米醋厂负责人李彩红就接到很多个电商平台和主播达人打来的邀约电话,希望能带货她家的手工小米醋,这让从未涉及线上销售的李彩红大为惊喜。

  “这可真是件大好事,如此一来,就能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我家传统酿造、原汁原味的小米醋。”就在记者不到一个小时的采访其间,李彩红不仅接到一位快手主播打来的电话,还收到了来自电商平台襄汾伟盛农副产品经销有限公司发来的上架邀约。

  众所周知,汾城镇的小米醋酿造历史悠久,是襄汾县有名的传统名特产品。就拿“永昌源”老字号的小米醋厂来说,创始于明末清初,世代相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酿造历史。他们以襄汾本土优质的小米、大麦芽、甜井水等为原料,经过多菌培养、多酶作用、低温发酵、高温液化、糖化,采用封缸后熟陈酿等100多道制作工序精酿而成,味美甘香,入口有酸、甜、醇、爽之感,深受汾城周边百姓的喜爱。2012年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我们的醋是纯手工酿制的,无任何添加成分,每年销量差不多有100吨,能有这些销量,全都仰仗汾城镇以及周边百姓对小米醋的偏爱。”提及自家产品,李彩红自豪地说:“很多去了外地发展的襄汾人,以及吃过我家米醋的顾客,都会找上门来或是打电话来订,我们再通过快递的方式寄给他们。”

  受疫情影响,今年2至4月份,永昌源米醋的销量比往年同期减少了一半之多,这让一直以来靠口碑走传统营销模式的李彩红多了几分忧虑。

  “好在参加了县里举办的‘好物节’活动,那两天的销量特别可观,我在现场也体会到了直播带货的魅力。”李彩红说,就拿10年陈酿的米醋来说,之前因为价格偏高,一天也销不了几瓶,直播带货短短两天,在现场就销出了100多瓶,线上主播带货的一年陈酿和三年陈酿的销量也非常好,按这样的带货能力来算,企业的年销量保守估算也能翻三番。

  襄汾县商务局局长徐三保说:“在这次全市举办的‘促进新型网络消费和网红直播大赛’活动中,看到了网络直播带货的市场潜力,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努力培育出一批当地的新型网络营销能手,加快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的发展,探索流量沉淀,生态健全,稳定的新型购物消费模式,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家乡代言 为乡亲谋福

  作为襄汾县当仁不让的流量网红主播,在快手平台坐拥135.5万粉丝的白静,从5月3日首场带货开始,以专场形式为家乡特产带货4场,累计总成交额高达80.5万元,她坦言:“我是土生土长的襄汾农村孩子,在带货中是有这一份情怀在里面的。每次直播带货,我都能感受到来自各方的力量,能帮家乡的农民朋友把产品推出去,让襄汾的特色农副产品走向省外,甚至更远的地方,我很开心。接下来,我会继续搭乘互联网这列快车,为家乡特产代言,为父老乡亲谋福。”

  “尧京葡萄酒、帝尧皇菊、老关家肘子、襄汾香瓜、汾城小米醋、太平绣球、丁村土布,原来襄汾还有这么多好吃、好看、有特色的地方产品呢!”在快手平台拥有6万多粉丝的襄汾本土主播“刘呆”在现场与多家企业、合作社达成带货意向。这几日,“刘呆”经常走进田间地头,变身“吃播”,以他独有的方式为家乡特产直播带货。

  “在直播间带货,不仅能让我的粉丝了解家乡的特产,还能流量变现,何乐而不为呢?”“刘呆”表示,他直播带货能让本地人坐在家里就能尝到家乡本土的好产品;能让在外的襄汾人品尝到家乡的味道;会继续考察其他地方的好产品,让本地人吃到外面的好东西。他还将带动身边更多的本土主播加入进来,为家乡特产代言、助力。

  采访中,记者欣喜地发现,襄汾县除了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十方泽创业园内搭建常态化的农特产品展销平台外,还利用VR全景技术,将襄汾“好物节”上传网络云端,商家与商品的信息也全部呈现其中,主播和平台在线上就可获取商家信息,消费者也可通过线上下单,真正将“襄汾好物节”打造成了永不落幕的购物节,实现本地农特产品的网上购、云上见。

  记者 卢婷 文/图

一根“红线” 情系民生

卢婷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市17个县(市、区)的“领导直播带货”活动热度依旧不减。他们持续为家乡的农副产品引流,打通销售渠道,这既是精准扶贫工作中一种创新型的扶贫方式,也不失为一种政务服务的创新之举。我们要为这些沉下身、敢于走进直播间为地方特产叫卖的“带货官”们点亮小红心、刷屏“666”、送上一个大大的赞。

  这,还不止。在这次全新尝试的背后,我们惊喜地看到,各地领导干部并没有将思路局限在一时的“流量带货”上,而是通过对消费市场的直接感知,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群众致富增收找寻内生动力,练好当地产业的“硬功夫”,并积极培育起一支可以持久引流的带货队伍。

  的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长远看,直播带货确实是能够拉动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手段,只有让更多的人掌握这项销售本领,才能跟上形势,架起与农产品之间的桥梁,在确保农产品产得出、销得出、供得上的同时,把最大的利润空间留给农户。

  襄汾县此次在“好物节”活动中,为当地农产品谋“好姻缘”的这根“红线”可谓情意满满。红线这一头,系着主播达人对好产品在直播间“流量变现”的期盼;红线那一头,系着田间地头百姓对自家产品不愁销的期许。不得不夸,襄汾县这位“月老”的“红线”牵得那叫一个好!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