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残疾人工作发展纪实

2015-05-22 08:4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打造“全方位”的服务网

——隰县残疾人工作发展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隰县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这一根本,以“不抛弃、不放弃”为原则,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残疾人与健全人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不懈努力。隰县残疾人联合会先后被评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创新康复服务模式

    2014年,隰县龙泉镇社区康复站成立,站点设在隰县中医院,通过实行双向转介和双向指导的服务模式,以“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这八字为准则,开展各项工作。康复站自成立以来已经为百余名残疾人进行了康复训练,对于出行不便的残疾人,亲自上门服务。同时,通过对家属进行康复锻炼的培训,让个人把技术带回家。

    同年8月份,在隰县县医院成立成人康复科,其中该县城南乡卫生院的针灸、艾灸、火疗等项目已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降低残病人的医疗费用。对有辅具需求的患者,该县除免费发放辅助器具外,广泛发动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予以救助。

    “对残疾儿童的康复发现一例,救助一例,康复一例。”这是县残联对儿童康复的承诺。2008年,全市提出创建全国儿童康复无盲点市以来,隰县残联坚持宣传发动、一户不落,调查摸底、一环不松,落实经费、一分不差,监督检查、一丝不苟的“四个一”工作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去年以来,提出卫生系统、教育系统、计生系统、残联系统、社会力量五支队伍抓筛查,实施信息保障、康复保障、救助保障、评估保障“四个保障”抓落实工作措施,为残疾儿童及其家属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


    “兜底”与扶贫双管齐下

    “在残联的帮助下,我盖起了蔬菜大棚,一年的收入能够家里的花销,今后的生活可算是有了保障。”留城村的残疾人聂贵环一直以来都是村里的“困难户”,县残联了解情况后,免费为他提供种子、农药,免费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聂贵环靠辛勤的劳动才得以脱困。

    残疾人的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落实完善包括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关注民生、惠及民生的“兜底补短”工程。为此,兹实了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为重度残疾人免费办理了养老保险,对享受低保的残疾人还办理了医疗保险,并启动实施了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为了让残疾人有个相对安全的居住环境,2008年至2013年,隰县对35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进行了改造(新建、维修、购买),受益群众960人。

    资金补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的生计问题,残疾人同步小康,扶持创业就业是关键。2014年,集中组织对残疾人进行了各项技能的培训,共举办了三期“订单”培训,有33名残疾人及亲属参加,对60名残疾人进行了岗前培训,还对36名残疾人分送到太原、临汾进行定向培训。

    同时,该县残联积极完善扶持残疾人创业就业政策,出台了《隰县残疾人同步小康创业就业实施方案》,建立了政府激励残疾人创业就业、社会帮助残疾人创业就业、残疾人勇于创新就业的工作机制,帮助更多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以提高残疾人及家庭的收入。


    宣传文化引领造势

    母亲小脑扁桃体下疝瘫痪在床,父亲强直性脊柱炎不能干重活……一家四口,有3人不同程度残障。于是,从4岁开始,冯莉清承担起了家务活。2011年,一场大火烧毁了冯莉清的家,这个本身就破败不堪的家庭更加难以支撑了。2012年,该县残联对冯莉青一家实施救援,但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家庭的现状。2013年,县残联呼吁媒体对冯莉清的故事进行报道,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正是因为及时的宣传工作,才使得冯莉清一家的难题得以解决。宣传文化引领造势,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保障。多年来,隰县残联一直高度关注残疾人宣传和文化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了扩大宣传,今年5月1日,隰县残联推出了专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及时把党和政府关于残疾人的最新政策、工作动态、通知通告、凡人善举、慈善公益等推送到每个关心支持残疾人工作的朋友的手机。加大了宣传力度,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倡导扶贫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着力构筑精神乐土

    “正月里提媒二月里娶,三月里就生了一个胖儿郎……”在隰县文化馆的练歌房内,盲人曹只平正在表演鼓书《两头忙》,大家伙听得乐呵呵。“只要一闲下来,我们就会到这里排练,纯属自娱自乐,有时还会下乡给村民们演出,就图个热闹嘛。”采访结束后,得知“隰县残疾人曲艺说唱团”正式成立,让我们感到十分的欣慰。

    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发展残疾人文化艺术,也是残疾人同步小康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县残联紧紧围绕“责任、诚信、思考、唯实”这八个字,进一步体现残联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定期举办读书会、开办道德讲堂、鼓励残疾人参加文艺汇演,支持残疾人加盟消夏晚会、举办单身联谊会……县残联通过各种形式来丰富残联文化,让残疾人重拾自信,提升自身的境界,不断激励着该县在残疾人事业这项“阳光事业”上不断进取。(段小婷 安月琦)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