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市人民医院驻隰县寨子乡坪城村“第一书记”,他运用电商平台,进行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农民说他是-----
坪城村的“及时雨”
临汾新闻网讯 寒冬腊月,余雪未消,记者一行深入到隰县寨子乡坪城村这个贫困村,说起“第一书记”杜凯群,村民都赞不绝口。
窑洞储藏是农村传统的储果方式,杜凯群来到村民刘二枝的窑洞储藏室,了解今年的储藏情况。村民刘二枝说:杜书记为咱果农操心卖果,我把它们分类储好,待来年买个好价钱。”
那是2015年8月中旬,正值收获时节。杜凯群踏上隰州这片黄土地,他首先了解到村民致贫的原因,走村入户、进梨园,当看到果园一片萧条,村民为滞销梨果犯难时,他尝了一个梨,这梨看上去果然个大、皮薄、甘甜汁多,吃到嘴里口感上佳,他想,这么好吃的梨,怎么就卖不出去?他思索一番,怎么先把眼前滞销的问题解决呢,于是,就先从自己工作的单位——市人民医院“下手”。为此,设立了爱心专卖点,让单位3000余名职工,不仅吃到香甜的梨,还能使党员、职工进行共同扶贫。与此同时,他联系万佳福超市的负责人到村收购梨果,并在超市进行出售,供市民购买,一时间这梨销售一空,一下子就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村民杨志红说:“多亏了杜书记给咱们销梨,不然全烂在园子里了,这一年就白干了啊。他真是咱们的‘及时雨’啊!”为村民卖梨的事情,一下子拉近了他和村民之间的感情,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和认可,让杜凯群感到十分欣慰。
杜凯群在果园向果农了解果树冬管情况,确保来年的生长。农民张建鑫:凯群可是认真负责的好书记啊,我们致富有希望了。”
杜凯群在村头和老乡谈心,村民张长顺说:年轻哩,多给咱们办些大事,大家一辈子都感激你!”
驻村一年多来,杜凯群为村里协调实施引水上塬项目,解决果树灌溉1200余亩;为了提高梨果种植技术,带领党员干部、致富能手、村民代表去外地参观和学习果树管理经验和技术;为了让坪城村的梨果销售系统化、产业化,他组织成立梨果及土特产销售公司,着力打造坪城的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模式;成立电商平台,“梦在坪城”活动之十六个系列细则在微信平台上宣传坪城村的实施计划;开展坪城村“玉露香”梨定制认养预定销售项目;帮助村里协调完成光伏电站项目,为村集体创收13万元左右。对于未来,他制作精美的《梦在坪城》画册,讲述田园小康生活,展望坪城村未来,朝着农家乐旅游扶贫方面发展美好前景。电商销售服务系统化、通村公路标准化、光伏发电高效化、引水上塬灌溉化、特色旅游开放化,将一一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杜凯群定期查看光伏电站维护情况,村支部书记王云龙说:有了光伏电站,村集体经济逐年上涨,可为村里办不少实事呢。”
村支部书记王云龙说:“自从杜书记来到村里,给咱们出谋划策,还争取国家的项目,我们的好日子不远了。”
新上任到隰县寨子乡寨子村和无愚村的两位“第一书记”前来向杜凯群学习经验,他们说:一定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一个个项目、一次次创新,他用一年多的时间,把村里的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朝着坪城村村民的脱贫梦、致富梦、小康梦前行……记者 郑晓军 刘静 王婧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