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悬塑绝唱“小西天”

2018-06-27 20:50:4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小西天位于山西省隰县城西一里许的凤凰山巅,由明代东明禅师创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1986年8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2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家批准为AAAA景区。

    小西天不大,山高不过百步,山大止设十榻”,寺院虽然局促,却不落俗套,那别致的格局,那清雅的景色,处处透出了一个“巧”字。

    整个寺院依山叠造,构思巧妙,高低有别,错落有致,地尽其用,浑然一体,特别是大雄宝殿保存完美无缺的悬塑艺术,是我国迄今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彩色艺术群塑,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堪称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悬塑绝唱”。

    大雄宝殿殿内悬塑大多绘塑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到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之间,殿内悬塑流光溢彩,金碧辉煌,璀璨夺目,精美动人,完整如新。建筑面积仅有216.72平方米,殿堂之内满布彩塑,除佛坛之上的5尊主像外,墙壁、檩柱甚至屋椽之上,皆塑绘着数以千计的彩塑。

    这些彩塑姿态各异、造型生动,置身千佛国的殿堂楼阁之中。高者达3米多,小者仅有拇指大小,繁而不杂、靡而不乱,井然有序地表达着佛教的大千世界。在国内的许多名山古刹中,虽不乏各种类型的悬塑,但无一处如小西天之纷繁华艳,无一处如小西天之精美绝伦。

    如果说大雄宝殿中鬼斧神工的悬塑艺术令人惊心动魄的话,那么殿内梁架中的彩绘更是弥足珍贵,这就是用沥粉贴金制作的近似于宫廷的龙凤和玺彩绘。这种彩绘形式属明清建筑彩绘中的最高等级,是属于皇室专用的彩绘。由于等级高、造价昂贵,实物保存下来的十分罕见。然而,这种高等级的彩绘能在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寺院中出现,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另外,寺院所藏传世罕见的官版《明永乐北藏》成为研究中国佛教史、藏经史、伦理道德乃至民俗的稀世珍宝。

    本报综合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