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村民想要什么?基层党建怎么抓才有成效?乡村振兴如何搞?……一系列问题,是摆在隰县下李乡党委、政府面前待解的方程式。过去,下李乡集体经济底子薄、产业弱,集体没有收入,一度成为该乡发展的一大“痛点”。
去年以来,隰县下李乡创新党建思路,探索发展了“村社合一、统一经营”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下活了基层党建“一盘棋”,激发了基层组织活力,通过“村社合一”这张“网”,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扶贫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为打赢脱贫摘帽、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村民真正感受到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来的乡村新气象。
支部引领 探索发展“新模式”
下李乡位于县城以北15公里,素有“隰县北大门”之称。“我们通过考察,探索出‘村社合一、统一经营’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隰县下李乡党委副书记、联合党委书记杨晋伟说,去年下李乡成立了下李乡长寿村股份经济联合社,今年又成立了下李乡均庄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全乡以“三起”(农民组织起来、资源整合起来、产业发展起来)促“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实现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双推进,脱贫成效落到户。
合作社建立集体收益“4321”分配机制。即提取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年纯收入的40%用于全体股民分红,30%用于农村公益事业,20%作为集体经济发展公积公益金,10%用于扶危助残济困,实现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双推进,使党建工作抓到村,脱贫成效落到户。
下李乡整体地形地貌为“两川”、四垣”,长期以来,全乡14个行政村基础条件、资源分布和产业发展极不平衡,入驻企业主要集中在城川沿线5个村委。结合各村实际,乡党委按照“党建引领、以强带弱、抱团发展、联村共建、互助共赢”原则,联合7个村组建长寿产业联合社党委。7个“兄弟村”携手,策马扬鞭谱写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党员示范 当好致富“排头兵”
“我们现在有20个大棚,全部种植食用菌,品种有灵芝、花菇、平菇等。通过村里的合作社、电商平台联系客商,目前市场供不应求。去年,企业毛收入20余万元……”6月20日,下李乡长寿村党员、临汾常兴农贸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海平说,企业在用工高峰期能达到300人次,村民不仅能拿到流转土地的资金,还能得到年底分红,一年下来收入可观。
在大棚里干活的长寿村村民贾文斌说,他家在合作社里入股了4亩地,去年分红4000多元,加上他在大棚里打工,每个月还能赚2600多元,比以前种玉米强多了。
“村社合一”,党员带头干,村民有了收入,村集体经济也得到了壮大。今年4月18日,长寿村股份经济联合社的第一期分红大会,下李乡辛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平记忆犹新,他说,当天长寿村党员活动室人声鼎沸,长寿村、下李村、张村、辛庄村等7个村党支部书记齐聚一堂,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分享着收获的喜悦,幸福感难以言表。
“我们村在合作社里集体入股5万元,半年时间,我们村一共分到了3000元的红利,通过全体村民决议,我们又将这些分红继续作为股金投到了合作社里。”王文平说,他们村属于县里的偏远地区,村民大多以种玉米为主,村集体没有产业,农产品销售难。现在他们村以集体名义参加了合作社,村里有了收入,可以打井灌溉农田,修路改善出行,开展助学助残活动……;以合作社为依托,村里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书记、党员带头示范,党支部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更强了!从伸手要钱到自己赚钱,村社合一”为村里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
2018年,长寿村股份经济联合社着重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以党建为抓手,党员带头引领示范,借鉴临汾常兴农贸有限公司种植食用菌的成功经验,搭乘企业技术、销售的顺风车,采取村企联营的方式,流转土地50亩,新建食用菌大棚20座,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该合作社一年收入突破百万元。
村社合一 编织致富“一张网”
“下李乡张村的石磨杂粮面粉、下李村香醋、太平村玉露香酒、长寿村土鸡和食用菌、峨仙村乌鸡、均庄村的牛、二老坡村的驴……虽然村村都有自主品牌,但单靠一个行政村来发展,缺资金、缺技术,规模小、效益低。”杨晋伟告诉记者,去年,乡里在各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基础上,整合7个村的产业扶贫资金和省财政扶持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组建长寿产业联合社,积极推动七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抱团发展,主打一个品牌—— —“长寿”系列品牌;联合临汾常兴农贸有限公司,集中建设了长寿村食用菌大棚基地,开发长寿菇、长寿醋、长寿油等12个产品系列。
去年,下李乡长寿村股份经济联合社流转土地50亩,新建食用菌大棚20个,发展食用菌种植、包装、销售。每年5月至10月种植平菇、香菇,10月至次年4月种植羊肚菌,一年收入突破百万元。另外,合作社还先后成立了基建、种殖、营销和环卫4个专业队,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对长期务工人员按月付薪、对临时务工人员按日付薪,50余名固定职工每月工资2000元以上,一年增收2.4万元左右,200余名临时务工人员年人均增收1万元左右。
下李乡在长寿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基础上,一边摸索,一边积累经验,今年又成立了下李乡均庄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2018年,均庄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针对群众增收渠道单一的问题,大力发展“对牛谈情”肉牛养殖项目,采取贫困户自愿报名,合作社全程代养、统一经营、封闭管理、定期分红的模式,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
目前,该合作社已注入产业发展资金60万元,120户贫困户自筹入股资金42万元,购买肉牛120头。2018年每户贫困户预计分红1800元。
通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夯实了党在农村执政根基,为决战脱贫摘帽、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记者 郝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