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硕果飘香,乡宁县到处洋溢着农民丰收的喜悦。近年来,这个山区小县的教育绘出了一幅跨越发展的壮美画卷:全县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城乡教育日趋均衡,教育品牌日益彰显;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高考二本以上达线人数连续六年呈百人递增,由2009年的248人到2014年的702人,先后50余次受到省市级表彰奖励。2013年9月7日,该县作为临汾市唯一检查点接受全国人大义务教育执法检查组检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深情地说:“山区小县办出大教育,成果丰硕,令人欣慰!”
历史巨变 成果丰硕
乡宁县总面积2029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182个村委、1113个自然村,人口23万。全县共有中小学校128所,学生32616人,公办教职工3182人;各类幼儿园111所,在园幼儿8118人。2008年以来,该县教育进入跨越发展、强劲发展的阶段,各项工作突飞猛进,成果丰硕。教育方面投入累计达14.8亿元,是全县民生领域中投资最多的一项。
城乡校舍旧貌换新颜。该县先后完成了84所学校“校安工程”建设,14所农村中小学“维修改造工程”,123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配备工程”,48所“乡镇幼儿园改建工程”,城区2所高标准幼儿园建设工程,完成了占地300亩、学校建设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乡宁新高中,成功回收了原民办万杰学校并办成了乡宁三中一所十轨制公办完全中学。今年又计划投入2221.39万元启动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工程”。所有学校硬件装备达到了标准化水平,全县城乡最漂亮、最安全的建筑就是学校。
教育惠民实事实现全覆盖。2010年至今,该县投入2亿元用于资助大学生上学,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免除全县中小学学生的学费、书本费、住宿费和教辅资料费,免费提供冬季取暖用煤等,建立起了从幼儿到大学的完善的扶困保学机制,使全县所有学生都能“上起学、上好学”。
教育教学成绩跳跃式提升。六年来,高考成绩年年都上新台阶、年年实现新突破,今年历史性地达到702人,不断刷新“乡宁纪录”;职业对口高考达本科线由2009年的3人到今年的72人;中考录取分数线自2008年以来,省级示范高中乡宁一中始终保持在580分左右,乡宁三中最低控制分数线在500分左右;小学毕业质量检测成绩年年稳中有升,素质教育生根开花,为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考成绩跳跃式上升不仅让该县高中教育品牌在周边县市进一步打响,而且促使全县大量优质生源实现回流;职业教育的突破,不仅吸引更多的学子乐意选择职业高中,而且为促进乡宁职业高中的阔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义务教育的稳步提升,不仅让基础教育的根基打得更牢固,而且为高中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续力量,促使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均衡发展。
坚持“六给”政策 激发教育潜能
一直以来,该县始终把发展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牢固树立“教育就是最大的民生,干不好教育就是乡宁的罪人”的兴教理念,坚持给位子、给面子、给政策、给钱、给物、给人的“六给”强教政策,促教育水平全面提升。
坚持给位子、给面子、给政策这个抓教育的基本思路。给位子,在干部调整中,坚持让吃苦的人吃香、实干的人实惠、有为的人有位的用人导向,2010年以来,先后提拔22人充实到县教科局、一中、三中、职中及其他领导岗位。给面子,营造浓厚重教氛围。从2008年起全县连年重奖教育功臣,今年提高到432.6万元,七年累计超过1700万。给政策,概括讲就是“七免两补两助”:“七免”,就是从2008年起年均投入2800余万元,先后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寄宿制学校学生住宿费、教辅资料费和高中阶段包括职业高中学生的学费、书本费及住宿费,是临汾首家、全省第四家实现“十二年免费教育”的县份,同时年均投入500余万元免除各级各类学校的冬季取暖用煤费;“两补”,对学生在50人以下的农村小学或教学点除正常经费外每年补助6000元,每年为4000余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制学生、600余名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990余名贫困幼儿提供生活补助500余万元;“两助”,就是为在校贫困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为贫困大学新生发放助学金。
坚持给钱、给物、给人这个抓教育的基本方法。给钱:上级划拨经费,有多少给多少,不克扣、不挪用;县级配套投资,需要多少投多少,不含糊、不吝啬。给物:及时给各级各类学校高标准配备图书、仪器、电脑等教育教学设施,更新宿舍、餐厅等学校生活设施。给人:始终把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振兴乡宁教育事业的着力点,2008年以来招聘教师近千名,尤其是打破了过去仅在本县招考教师的传统,面向全省高校招聘优秀本科和研究毕业生,新聘任教师质量得到极大保证。同时,还与山西师大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年安排80余名优秀实习生到农村学校顶岗支教,教师队伍的知识、年龄、学历结构得到了明显优化。
坚持“两加强、两推进、一保障”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健康稳定发展
“两加强”: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向师资要质量。在校长队伍建设中,实行竞选聘任制、任期交流制、工作汇报制、定期考核制,并通过组织外出学习,参加干部管理网络学习班和暑期校长培训班,不断开拓校长视野,提高管理水平。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一方面,每年都要大规模招聘教师充实到教学一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策略,运用多种措施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从全县教师中择优选拔了一批优秀教研员,公开评聘了59名中小学兼职教研员,扩大了教研室场地,配齐了教研所需设施设备,改善了教研办公条件,完善了教研工作机制,顺利通过了省级标准化教研室验收,真正发挥了教研引领推动作用。三年来,全县共交流校长、教师259人,进一步促进城乡教师执教能力均衡和教育的本质均衡。二是加强督导工作,向管理要质量。首先是构建了“四位一体”督导体系。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多次组织督导检查组对教育工作进行重点督查,加大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和督导检查力度,切实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其次是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三查三改三主题”活动和全县教育系统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专项清理工作,确实转变教师纪律作风,认真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第三是努力创建平安校园。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签订目标责任书、聘请法制副校长、组织应急演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渠道,加强师生安全意识宣传教育;建立24小时巡逻机制和家校联系机制及学校安全工作台账等,全力打造“平安校园”。
“两推进”,一是推进课堂改革,向教研要质量。全县学校以校本课程开发、学案导学、生本教学、特色学校创建、标准化教研室建设为要点,以“四规范”“五创建”“四大校园打造”等活动为抓手,初中以“点面结合、重在推广”为重点,小学以“树立典型、逐步推广”为策略,逐步加大经费投入,创新教研模式,扩大教研范围;实行校际连片教研,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研工作常态化、常规化、制度化。二是推进工作创新,向德育要质量。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根本任务,通过开展“比、学、赶、帮”活动,“三树立、三争当”活动,感恩教育、养成教育,“读好书·诵经典·做好事”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以及举办师德师风培训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场观摩会,引导广大师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保障”,就是强化组织保障,向组建要质量。县教科局加强学习型、效能型、廉洁型、服务型“四型”机关建设,为基层学校做好服务的坚强后盾;县教育党总支通过召开全县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会,领导全县师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五城联创”活动,“正风肃纪、创优环境”活动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先锋表率作用。县教育工会通过大力推进各校工会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深入开展“教工之家”达标升级活动、“两节送温暖”、“金秋助学”活动,充分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为全县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为寒门学子圆了升学梦。 通讯员 师耀泽 牛扬帆
责任编辑:柏东丽
上一篇: 乡宁关爱教育下一代工作见成效
下一篇: 涓涓细流润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