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光华镇:“五套组合拳”促推产业转型发展

2015-06-24 10:50: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由“煤炭大镇”到“美丽乡镇”的华丽转身

——乡宁县光华镇“五套组合拳”促推产业转型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素有煤炭之乡的乡宁县光华镇,近年来,坚持“稳定工业抓加工,发展农业抓种养,多个轮子一起转,富民强镇抓‘三农’”的经济发展思路,打出五套精彩“组合拳”,促推产业转型和农民自主创业,全镇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民致富迈上快车道,成为乡宁县产业转型发展和助推农民自主创业的排头兵,实现了由“煤炭大镇”到“美丽乡镇”的华丽转身。

    光华镇位于乡宁县东部,素有“乡宁东大门”之称,交通便利,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拥有万鹏实业、平兴精煤、乾升源洗煤、九成焦化公司等洗煤焦化企业,工业基础较为坚实。多年来,光华镇依靠铁矿石、煤炭等矿产资源,成为全县响当当的资源大镇,但随着矿产资源价格的下滑,煤炭及其附带产业前景低迷,全镇经济受到极大冲击,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也受到严重影响。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光华镇党委、镇政府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依靠煤、延伸煤、超越煤”和“核桃产业主导、若干特色并进”的号召,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提出了“稳定工业抓加工,发展农业抓种养,多个轮子一起转,富民强镇抓‘三农’”的工作思路和措施,立足镇情民意,奋力拼搏进取,取得了卓越成效。在转型发展,引导农民创业致富上,他们打了五套组合拳。

    第一拳:紧抓煤炭深加工不放松,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在煤炭等资源加工市场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光华镇坚持创优环境,激发活力,积极吸引外资,培植当地企业发展壮大,对乾升源、平兴、鑫润、宏鑫、万鹏、光华福利等17家洗煤企业进行了扩建改造和设备更新,实现了正常生产。

    同时,借助于临吉高速、张台铁路等工程项目拉动,全镇商贸服务、原材料供应、物流配送、劳动力市场也呈现出活跃之势,第三产业取得了新发展。

    第二拳:坚持核桃产业为主导、特色种植并进,打造核桃、槐米、玫瑰3个万亩种植基地。1、建设万亩核桃种植基地。自2011年前,光华镇先后种植核桃12800亩。仅2014年就在光华、岭上、柴汾、后峪、坂头5个村委新规划栽植核桃4000亩。在镇政府统一组织、专业队栽植管护的同时,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从土地整理、打坑、施肥、管护各环节与工队结成利益共同体,目前,部分核桃已开始挂果,这一产业将成为今后光华镇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支撑产业。2、打造万亩双季槐米基地。聘请专家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农民种植双季槐米优良品种。以“乡宁县农家福双季槐米有限公司”为载体,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打造万亩双季槐米种植基地。3、打造万亩玫瑰园种植基地。以乡宁县凤凰山玫瑰种植合作社为载体,以陡坡村为中心,打造万亩玫瑰种植加工基地。目前,以陡坡村和宽水村为中心,已栽植玫瑰500余亩,部分已经见效。通过打造“三万亩”核桃、槐米和玫瑰3个种植基地,使当地荒山荒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效地调整了产业结构,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第三拳:以福兴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养殖业向“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合作化”方向发展。光华福兴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獭兔养殖、饲料生产、笼具和药品供应、獭兔养殖技术服务、商品兔和兔粪保底回收、屠宰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合作社与养殖户签订了保护养殖回收合同,所有的养殖和市场风险都由合作社承担。养殖户由成立最初的9户,发展到目前的近百户。存栏獭兔1.7万余只,基地月销售獭兔5000只左右,月销售收入达20余万元,成为临汾市獭兔养殖基地的领头羊。镇政府召开会议树立典型,在其他养殖业大力推广福兴獭兔养殖合作社的成功模式和先进经验,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全镇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9个,牛存栏达到1003头,羊19407只,猪3727头,獭兔3万只,肉鸡21760只,促进了科学养殖,降低了投资风险,实现了经济效益和规模效益“双提升”。

    第四拳:以项目建设为突破,镇村面貌呈现显著改观,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2014年,镇政府投资6000余万元,完成了小城镇建设二期工程,并配套实施了硬化、绿化等附属工程;投资30万元,完成了镇区及光华村亮化工程;投资130万元,完成了占地3196平方米的光华文化广场建设工程,有效解决了镇区居民的健身、休闲娱乐无场所的问题。

    第五拳: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学校及配套设施条件,优化投资环境。2014年,该镇投资220万元,完成了铺头-车庄-相逢4.2公里道路硬化工程;投资100余万元,完成了岭后-斜坡、湾里-通化两条3.9公里村连村工程,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投资1700万元,实施了峪口村加气站建设工程,目前工程主体及配套设施已完工,预计明年开始运营;投资60余万元,实施了光华五校和土窑小学维修改造工程,教育教学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以“环境提升年”为契机,大力开展环境整治。以公路沿线5个村委为重点整治面,下大力气开展了一场“扮靓东大门、建设新家园”的镇村环境卫生大整治的攻坚战,平整河道1.5万余米,整修公路沿线林带20公里,镇村面貌焕然一新。(曹东平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