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业结构 给力民生事业

乡宁2015年完成生产总值80.38亿元增长2.5%

2016-03-31 09:56: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去年以来,乡宁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全力上项目、稳增长、惠民生、促和谐,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态势。2015年,该县完成生产总值80.38亿元,增长2.5%;财政总收入20.35亿元,下降12.58%;固定资产投资72.07亿元,增长1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02元,增长7.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18元,增长8%。

  “三农”基础有力夯实。该县坚持“核桃产业主导、若干特色并进”发展思路,制定出台了财政补助和核桃管护等政策性文件。因地制宜提升特色产业,启动实施7个“一村一品”示范村扶持项目,全县千亩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60个,经济林面积达到30万亩,农民人均达1.5亩。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完成4亿元。投资2.12亿元实施了农民安居、完善提升、环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11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片区扶贫开发翅果种植加工项目进入验收阶段,实施5处光伏扶贫发电项目,精准扶贫428户,减贫6400人。全年培训新型农民11000余人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29.23万亩,水保治理22860亩。解决和改善22519人、4600头大牲畜饮水问题。全年粮食总产量达7.76万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18元,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加。

  产业转型不断提升。该县统筹做好煤与非煤“两篇大文章”,面对煤炭等传统行业需求下降、产能过剩、价格连跌、效益下滑的严峻形势,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各项稳增长和减负政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2.3亿元。全县矿井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1.6亿元,6座煤矿进入联合试运转、2座转产,新增有效产能750万吨。乡宁焦煤集团2015年第一期中期票据6亿元成功发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年生产原煤1049.3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6.9亿元。在推进非煤产业发展上,继续实施“惠商贷”政策,为31家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340万元。民营企业总数达505家,民营经济总产值完成20.99亿元,增长8.85%。扎实推进省、市、县三级重点工程,光华工业园区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扬德煤层气综合利用、杭州禹瑞5000吨玻璃纤维生产线等转型调产项目成功签约,云丘山旅游、戎子酒庄等转型项目加快推进,农家福双季米槐、凤凰山玫瑰种植、剑泉花菇等一批新兴产业初见成效。

  安全形势得到巩固。该县坚持“抓住煤矿安全生产这个重点、攻克私挖盗采这个难点、绝不放松大安全”的工作思路,强化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查处违法案件23宗,重新封堵私开矿点29处,排查治理各类隐患2333条。安全生产事故各项指标全部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一批重点信访案件得到有效化解,全县社会大局稳定。

  城乡环境更加宜居。该县以“五城联创”为抓手,致力建设美丽乡宁。坚持规划先行,完成了樊家坪、幸福湾等5个组团的控规修编评审,以及城市防涝、城市道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3个规划的编制。坚持以点带面,启动实施了西城路网改造、东城综合开发、鄂河河道治理、热源厂扩建、天然气接入等市政重点工程,县城文物古迹修缮、广场雕塑等文化建设保护工作全面完成,县城清峪水库供水工程试水成功。坚持完善功能,改造电力线路66.54公里,新增集中供热30万平方米、供气千余户。坚持综合治理,全面开展大气污染、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治理加油站38家,淘汰黄标车、老旧车523辆,二级以上天数达356天。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295户、货币化补偿366户,地质灾害治理东风巷滑坡、西坡镇碗坪村、昌宁镇幸福湾村南岭西滑坡3处。植树造林3.57万亩,超任务36%。省级卫生城、双拥模范城、园林城成功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文明县城通过省、市初验,城乡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民生事业持续普惠。该县坚持把民生支出作为刚性支出,民生支出13.15亿元,占全年财政支出的78.6%。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启动实施了八项重点工程、十件惠民实事。完成新医院主体、乡宁二中师生食宿楼建设、迎旭小学危楼拆除、东街小学道路扩建、“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建设、县乡道路标准化建设等重点工程,东城开发、教育“改薄”、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县城供水、城乡卫生清洁等项目年度建设任务顺利推进。特别是全县人民关注的城市公交群众免费乘坐启动运行,受到群众一致好评。新建、改扩建农村幼儿园7所,高考达二本B类线以上728人。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534套。新农合参合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均完成市定指标。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97元、农村低保提高到225元、60岁以上老年人养老金提高到95元,社会保障普惠面进一步扩大。科技申报国家星火计划1项、省市科技项目6项、发明专利46件,转化专利15件。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完善制度机制,厘清权力边界,明确责任主体,承接和取消行政审批事项49项,“六权治本”扎实推进。完成卫星用户“户户通”工程6100户,安装平移数字电视3500户,文体广电事业长足发展。同时,监察、审计、档案、县志、老龄、残联、人防、双拥、工青妇、防震减灾、民族宗教、人民武装等项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高,全县上下呈现出了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党冯亮)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