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乡宁,以煤闻名,2029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下并行蕴藏1600平方公里煤田,153亿吨地下“黑金”在地上煤炭市场创造了10年“黄金”时代,“奇迹”背后的弊端是一煤独大、产业结构单一,转型发展的势在必行与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狭路相逢,率先突破发展瓶颈的是该县民营经济的崛起,成为撬动煤炭大县发展的“第二支杠杆”。
生活有等头、有盼头
“一年忙四个月,收入七八万,修路、吃水不掏钱,出门都坐小汽车,农闲时去国外旅游……”52岁的陈高平说的是自己,也是戎子酒庄周边东廒、富家垣等9个村,930余家葡萄种植户的生活现状。作为东廒村委会主任,陈高平说:“戎子酒庄改变了这里没有资源、凭天吃饭的贫困过去,听酒庄的话,生活就有等头、有盼头。”
“听话”指的是“酒庄+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式合同”基地管理模式,这里的种植户要与戎子酒厂签订两份合同,第一份是葡萄定植前两年,戎子酒庄免费给农户提供架材、苗木等基础设施、原价提供农药和化肥,每亩每年补助400元。第二份是保护农户利益,收购价格5元/斤,价格必须与严格的技术管理挂钩,从树形、配方施肥、均衡生长到灾害处理,都由戎子酒庄免费提供技术指导,通过量化指标进行奖惩,让价格杠杆激发种植户的质量意识。
“去年我又承包了79亩,现在有98亩葡萄地了。”让陈高平大胆干的背后是对戎子酒庄10年发展的信心:16项专利,17款葡萄酒产品,18家专卖店,零售终端店1000余家,产品覆盖山西省、正走向全国、走出国门,多次摘得专业葡萄酒领域大奖,2015年销量5000万。
借助煤矿整合的契机,乡宁县鼓励该县煤炭企业家二次创业,戎子酒庄成为“黑”转“绿”的典型代表。前身为山西永昌源集团的戎子酒庄累积投资8.1亿,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新路子。定位为集优质酿酒葡萄种植、中高档葡萄酒生产、农业生态观光、葡萄酒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企业的戎子酒庄,让陈高平这样的农民对未来有了这样的规划——等酒庄通过4A级景区验收,我就把自家小院改造成二层农家乐,我对未来有信心!
一人富不算富
乡宁县关王庙乡后野头村的农民赵玉龙,2008年贷款创办花园牧业有限公司养殖生猪,2010年存栏5000余头,净赚300多万,市场连续几年下滑后,2015年8月种植香菇10万袋,3个月一茬能收入30万。不管养殖还是种植,只要赵玉龙认准干就能成功,赵玉龙说:“我的成功一靠政策,二靠扶持,三靠实干。”从依法免税到享受该县劳动保障就业资金扶持,赵玉龙说赶上了创业的好时候,技术与销售都不是问题,因为他关注政策、懂市场,除了准时收看新闻联播,该县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举措让他成为受益者。
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乡宁县政府出资500万以担保形式与该县农商行合作,出台“恵商贷”政策,两年来符合标准的58家民营企业享受贷款5575万元。2014年花园牧业扩大规模时资金严重短缺,借助“惠商贷”,一周时间一次贷到200万。赵玉龙把“受益”全部回馈给了社会。2012年出资500余万打井让后野头村的1000来户农民喝上了自来水,累积投资800万给前野头、王家沟村等修建、改建公路,每年给公司工人投险,今年带动周边200来户村民种植500亩皂角树。赵玉龙说:“一人富不算富,带动大家一起富活得有价值!”
市场要靠老百姓消费
44岁的襄汾人许志军来乡宁创业15年了,是乡宁及周边七八个县日化纸类的总经销商,把乡宁作为创业总基地,许志军看中了三点,一是经济实力强,二是人口大县,三是西山几个县市最好的中转站。
煤炭市场不景气对于日化纸类等刚性消费品影响并不大,许志军说:“乡宁人口多、企业多,留得住人,市场还是要靠老百姓消费。”谈到转型,许志军说:“利用好老百姓手中的土地资源,走农副产业深加工的路子,比如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目前中药材市场火爆,最适合深山种植,可以签约大的种植基地,形成刚性市场经济。”
曾经“北漂”的80后夫妻乔耀杰、陈静回乡创业,2015年10月在乡宁县新城区开了家韩国商品店,找准顾客需求的他们不断赢来回头客,目前经营状况良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
乡宁县在“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思路下,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民营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焦化、洗煤、农副产品加工、旅游为主的产业体系,涌现出戎子酒庄、云丘山、琪尔康、纵横集团等一大批民营企业,涉及11个行业。
2015年底,乡宁县注册登记民营企业6284户,比2014年底增加1035户。6284户民营企业吸纳全县31%的社会劳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七成由民营企业提供,上缴税金占该县财政收入的16.8%,规模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占该县GDP的21.8%。民营经济已成为乡宁经济中发展最快、活力最强、效益最好的新的增长点。(王娟 党冯亮)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