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丘山:一座挖不尽的“旅游富矿”

2017-08-02 09:17: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7月28日晚,细雨霏霏。中和广场上,灯光炫丽、音乐劲爆,2017云丘山·《中国新歌声》音乐节在这里举行。张磊、张恒远、周深、毕夏等一众明星歌手的登场,总会引起场下的阵阵骚动,手舞荧光棒的俊男靓女们兴奋地尖叫着、欢呼着,丝毫不惧雨水打湿了脸庞。

  关注云丘山的人不难发现,今年以来景区像音乐节这样的活动可谓“接二连三”,包括传统的民俗年活动、场面盛大的中和节在内,每一次均拥有超高的媒体曝光率,因而吸睛无数。

  自7月1日以来,以“玩出艺术范儿,闹出云丘样儿”为主题的云丘山文化艺术旅游节吸引了我市及太原、运城、西安、渭南等地游客纷至沓来。作为文化节的亮点之一,《中国新歌声》音乐节的网络平台直播点击率更是超过百万人次。

景区入口

  前不久,悬疑类户外真人秀节目《七十二层奇楼》在云丘山风景区录制,吴亦凡、赵丽颖、任达华、王小利等众多明星大咖在这里经历了一段“二十四节气”劳作之旅。节目于6月23日晚在湖南卫视播出,一时间俘获了大批拥趸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人说山西好风光》第二季竞演正是在云丘山风景区拉开的帷幕,我市也正是以此为竞演起点,最终赢得了2018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主办权。

  一座久负盛名的大山

  《人说山西好风光》等知名节目为何会青睐云丘山?一位长期关注云丘山风景区的媒体人士认为,这首先得益于景区的特质。

  云丘山古称昆仑山,是尧、舜、禹之望岳,华夏乡土文化的地理标志,中华农耕文明及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地,也是中和文化非遗传承地。自中古及下,云丘山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融汇万千。

  云丘山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和石山森林环境形成了奇峰异景,其人形山体形象逼真、自然景观独特神奇,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多达50余处。动植物品种多达2700多种,各类珍稀古树、药材遍布山中,是难得的自然基因宝库。

  此外,云丘山还完整保存有11座千年古村落,是罕见的晋南窑洞古村落群。塔尔坡古村更被称为“千年民居建筑的活化石”。

  自然景观独特奇异,人文景观丰富多彩,云丘山历史上曾有“河汾第一名胜”的盛誉。这里是道教圣地,素有“南有武当、北有云丘”之称。

  一位“华丽转身”的煤老板

  云丘山风景区之所以能在我省、我市众多新、老景区中脱颖而出,在云丘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营销副总武锋斌看来,它映射的是我省彻底摆脱煤炭依赖、打造旅游产业支柱的努力,顺应了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势。上述媒体人士的见解与之不谋而合。

  2016年,一段题为《这个煤老板花10个亿用了13年在家乡做了这样一件事》的视频曾火爆网络。视频中,云丘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连水自述了人生经历和开发云丘山的过程。

  张连水,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曾经当过9年的农民,赶过毛驴车,当过会计、电工、出纳,后来做了煤老板。亲历了煤市的困厄,也经历过“黄金时代”,逐渐意识到煤炭资源不可再生的他,于2003年在云丘山考察时看中了这里的民俗文化,随即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将企业发展的目标转向绿色、健康的旅游产业。之后的14年时间,张连水耗资12亿元人民币,把全部精力都花在了云丘山旅游景区建设之中。

  工夫不负有心人。现在的云丘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是晋南地区少有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养生、民俗体验、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风景区。转型成功的张连水从煤老板变成了“网红”,“云丘山”现象成为了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一座挖不尽的“旅游富矿”

  煤炭资源,再多也禁不住挖掘不止,终究有一天会枯竭。旅游资源则不然,愈挖掘愈丰富,近乎源源不断。

  在把文旅产业培育成为山西支柱性产业的大背景下,乡宁云丘山风景区即是这样一座“旅游富矿”。在广阔的山水间,张连水和他的团队正不遗余力地挖掘着。

  如今,“民俗年、中和节、艺术节、柿子红叶节”四个大型主题活动已成为云丘山品牌宣传重要的支撑点。

  在旅游产品开发上,景区积极顺应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体验个性化的民俗文化欣赏,坚持用国际化理念发展旅游业,用国际一流的标准和要求打造旅游产品、培育市场,提升景区整体的服务水平,提高云丘山景区品牌知名度,塑造良好的云丘山景区综合环境。今年年初,景区与山西省属国企经贸集团正式合作签约,后续双方将在休闲小镇、旅游体验等项目建设上大展拳脚,争取跻身5A级景区。

  7月初,高46米的省内首座蹦极塔以及空中飞人等项目试运营。按照年初计划,9月份,将开发冰洞,爱情玻璃桥、生殖文化馆、洞穴餐厅将建成投入运营。年末,有望建成云丘书院,康家坪古村、山庄温泉养生项目在2018年春节期间试运营。根据规划,洞穴度假客栈、避暑山庄、二十四节气文化院和物候花径大道将于今年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国庆节前投入运营。

  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一如张连水说“发展旅游产业是一个承担社会责任的事情”,景区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自愿搬迁的原则,给予居民合理补偿,先后完成移民新村建设6万平方米,涉及大河村、塔尔坡村、康家坪村等9个自然村的328户居民,实现了整村搬迁并新建了移民小学。同时,景区还优先吸收当地村民就业,80%的村民在景区各个岗位找到了工作,目前,已带动当地就业达3000余人,村民人均收入从以前的七八百元到现在的两三千元,云丘山大河村也成为了全县有名的幸福村、全省有名的生态村。

  此前,云丘山已入选中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据了解,景区将与台湾团队合作大力发展有机农业,以农民入股成立合作社的形式,发展种植养殖,通过云丘山旅游平台,扩大销售方式,实行利润分成。建立“手心翻转”爱心农场,吸收弱势群体种植有机蔬菜、有机水果,使之自力更生,实现精准脱贫。

  实际上,驶上发展快车道的云丘山风景区雄心勃勃,未来,景区将引进战略投资者,争取在3——5年内包装上市。

  记者 孙宗林 文/图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