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匠心酿酒 创新固本

2017-10-13 08:46:2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点兵点将,合藟上炕,有钱喝酒,没钱跟走。”一首童谣唱出了乡宁人与酒的不解之缘,也在冥冥之中牵扯出了乡宁煤老板张文泉与酒的故事。

  乡宁县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煤县,曾经的煤炭大户永昌源集团董事长张文泉深知要实现集团扩张和发展就必须另辟蹊径,重找出路。为此,他决定以煤焦工业为基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实现“黑色”向“绿色”的转型发展。2007年,山西戎子酒庄有限公司应运而生。10年时间,戎子酒庄已经发展成为集优质酿酒葡萄种植、高档葡萄酒生产、农业生态观光、葡萄酒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企业。

  “从一开始,我们董事长的理念就是要做适合中国人自己的葡萄酒。”戎子酒庄行政部经理申鹏日前对记者说:“酒庄自始至终坚持的就是做民族的风格,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气候特色来制酿出适合大众的,能够充分体现中国风格的葡萄酒。”正因为这种理念,酿造技艺、葡萄酒的开发研究成为戎子酒庄的核心,每一款酒的背后都隐藏着戎子酒庄的匠人精神。

  “要说最爱呢,每款酒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但其实最让我感动的是鲜酒系列。”戎子酒庄技术中心经理祁新春介绍说:“这款系列酒的感觉比较新鲜、活泼、轻松、简单,口感润滑、香甜,尤其适合年轻人,基本上一上市就销售一空。”尽管销量很好,这款酒的产生却源自于一场美丽的“意外”。

  2014年由于天气多雨、多冰雹,导致当年戎子酒庄葡萄基地的葡萄酸度高、糖度低,并不适合做陈酿酒。“此前,我们一直是做陈酿酒的,这批葡萄因为自然原因,质量不符合我们收购的标准,公司是完全可以不回收的。”祁新春回忆说:“董事长坚持回收了这批葡萄,他不想让乡宁的百姓受损失,他给我们的命令是用这批葡萄研究其所能生产的品质最好的、最适合的葡萄酒。”在多重分析数据之后,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对这批葡萄酿造鲜酒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对如何保留葡萄里的残留糖分和果香这两大难题进行研究,最终取得了突破性成功。“鲜酒酿酒的葡萄均为当天采收,12小时内入罐,15天完成发酵,30天完成后期处理并装瓶,90天上市,100天出现在消费者的餐桌上。”祁新春认为这款酒的背后是一个企业对于品质的不懈追求,更是一个企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担当。

  每一种葡萄都有自己的“使命”,在技术团队的“匠心”之下,它们变成了最适合自己的样子。细长的瓶身、精致的包装、宛若少女的气质,这是戎子酒庄的甜型玫瑰香葡萄酒。2010年,葡萄基地的“玫瑰香”葡萄盛产,当时,市场上“玫瑰香”葡萄多用于生产白干、半白干,甜型玫瑰香葡萄酒仍处于市场空白。“这是一个挑战,‘玫瑰香’葡萄糖含量少、出汁少,不具备酿造甜酒的先天优势。”面对这样的挑战,祁新春带领技术团队也走过不少弯路。“酵母的选择、浸渍的时间、如何终止发酵等等,都是要不断实验的,有一次300L的葡萄酒因为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口感有瑕疵,就全部倒掉了,现在市场上可见的一定都是我们的精品。”

  2014年8月9日,玫瑰香甜型葡萄酒酿造工艺获得了“国际先进水平”称号,这意味着戎子酒庄在葡萄酒产品开发与工艺研究领域拥有较高技术能力,戎子酒庄又一次获得了行业的认可。截至目前,戎子酒庄获得各种荣誉奖项50余次,戎子鲜酒系列产品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2015年戎子葡萄酒在全球第一大国际葡萄酒比赛——柏林葡萄酒大奖赛上获得“三金一银”的佳绩。除此以外,戎子酒庄还主持制定了《酿酒葡萄生产技术规程》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戎子酒庄葡萄酒》两项山西省地方标准,参与制定了《酒类行业流通服务规范》国家贸易行业标准;完成了《不同海拔微气候对葡萄及葡萄品质的影响》《黄土高原葡萄与葡萄酒特征性物质库的建立》等16项课题和成果的研发……

  精工,是戎子葡萄酒的品质基础。戎子人发扬“工匠精神”,践行“为世界做一瓶中国好酒”的承诺,通过自主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等手段,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记者 安月琦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