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乡宁县,无人不知云丘山,无人不识张连水。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山西杰出企业家由“黑”转“绿”的第一次转型尝试是在大山之中,是以翅果油树这种与恐龙同时代的特殊植物为基点起步的。
199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煤焦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连水听山西师范大学的几位专家说山西有一种树叫翅果油树,全身是宝,不但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绿化环境,同时也是强身健体的补品,只是已经濒临灭绝了。张连水隐约觉得几位专家描述的那种树,在家乡好像见过。那时候的张连水正在考虑企业转型,他用心记下了这种树的特征,回到家乡去寻找。
几乎走遍了乡宁县的每一寸土地,张连水见到上年纪的老人就问。
“探访过程中,张连水听说这种树在乡宁叫‘层壶’,一般是给产妇吃用来补身体,把翅果打破,果仁取出来进行粉碎、熬制,浮上来的这层油就是精华部分。”山西琪尔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产区经理王郑坡还原当时寻找翅果油树的故事。
2000年,山西琪尔康翅果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一家以纯天然珍稀翅果为原料的高科技生物工程企业,集科技研发、经济林建设、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这个名字有‘琪天下人幸福安康’的企业愿景,这是当时董事长张连水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提出的一个想法。”王郑坡说张连水身上有很强烈的晋商文化烙印,一种沉重的社会责任感,在其他人还在享受着山西煤炭经济的剩余价值时,张连水就已经开始谋求事业转型,寻找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
由于翅果油树对生产环境要求非常严苛,只生长于晋南吕梁山、云丘山等海拔800米到1500米之间的无污染的山里,因此濒临绝种,目前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了拯救这一濒临灭绝的翅果油树,并最大限度地研究这种植物的药用保健价值,17年来,琪尔康在生态效益研究、繁育和品系筛选、种植技术研究推广、病虫害防治、药用价值研究、产品研发六大方面开展对翅果油树种的保护、研究和开发。
“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摸清野生翅果油树的分布区域、种群分类、特征特性,制订出翅果油树保护、开发技术路线与具体实施方案。”琪尔康研究所部门经理任晋平说,“先有保护再谈开发,在第一步工作成功完成后,团队开始利用丰富的种质资源,经过十多年海选发掘、优中选优、嫁接繁育,选育出了一批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良株系、品系,实现了翅果油树良种选育史上的‘零的突破’,其中重点育种、推广15种;从2010年起,又向‘高油’‘高维’‘高硒’品质选育方向拓展。”10余年的潜心研究过程中,研究所成员总结出翅果油树育苗技术,包括种子直播育苗法、沙藏育苗法、扦插育苗法、水培育苗法、嫁接无性繁育法。制定了一套种子育苗、林地规划、移栽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一整套操作技术规程,发现翅果油树害虫48种、益虫13种,初步勾勒出“翅果油树害虫与益虫生物圈”,并对危害生产较大的“四虫四病”,探索出对应的综合防治技术路线。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山西琪尔康生物制品公司被评列为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龙头企业、2009年被确定为省级“513工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011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2012年被山西省农业厅确定为“第一批山西省特色农产品产业支撑项目”……这是企业优秀品格的结晶,琪尔康以心怀天下苍生的“大爱精神”,用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打造出世界民族健康品牌。
记者 安月琦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