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传递“绿”和“善”的力量

2018-08-22 09:06:2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扛着锄头的高冷“型男”、拿着水壶有些害羞的腼腆男孩、背着书包埋头翻地的勤奋少年、见人就嘴角扬起笑容的小姑娘……他们虽然看上去与常人无异,却是一群身心障碍者。8月15日,记者来到乡宁县云丘山风景区“希望农场”,初次接触生活在这里的他们。

  “型男”有自闭症,小男孩自幼患有脑瘫,勤奋少年左侧肢体偏瘫,小姑娘智力水平低下……“他们看上去很正常,其实这样更吃亏,大家会把他们定义为一个普通人,会用正常人相处的方式去要求他们,而实际上,那个要求他们是做不到的。”“希望农场”教师督导宋金津与这些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处境很了解:“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去帮助这些人融入社会,让他们有能力养活自己。”

  今年28岁的张冉(化名)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导游,而在此之前,由于四肢行动不便、口齿不清,“未来”“理想”“前程”这些词从未出现在张冉的生活中。

  这一切的转变源于2016年,乡宁县云丘山“希望农场”项目正式启动,张冉加入“手心翻转工程”,成为“希望农场”的第一批救助对象。“希望农场”引进了台湾团队,以发展有机农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同时,乡宁县云丘山村企联合党总支同步发起实施“手心翻转工程”,取意“手心向上”问家人要吃喝,“手心向下”自己干活养活自己,通过扶志、扶智、扶技,帮助身心障碍者拥有一技之长,自力更生,回归社会,用“善”和“绿”的力量影响更多爱心人士关注弱势群体,投身慈善事业。

  在“希望农场”,张冉每天要跟着特教老师学习务农,培养自己的生存能力,尝试融入“希望农场”的集体生活。“我觉得在这儿待的每一天都很开心,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我以前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现在不一样了。”张冉拿着喷壶给苗木浇水:“就说今天吧,我浇完水和大家一起去吃晚饭,晚上还能看电影,看完电影之后我们还会讨论自己的看法,一天过得很充实。”张冉说。

  据了解,“希望农场”的“手心翻转工程”两年一期救助贫困残疾人,会针对他们的能力和兴趣进行“一对一”专业对口培训,为贫困残疾人搭建就业桥梁,提供后续咨询服务,确保他们可以谋生。

  在宋金津眼里,尽管这些人在“希望农场”有了很大的改变,但距离重返社会还有很艰难的一段路要走。“我对他们很严苛,我希望他们能明白社会规则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如果在这里适应了,就更容易融入社会了。”宋金津说:“解决一个贫困残疾人的问题,就是拯救一个家庭,我们希望用有限的能力创造无限的可能,用生命感动生命,把这种能量传递下去。”

  记者 安月琦 实习生 冯雨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邰屹芃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