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日,鼓楼北与向阳路交叉路口积水,市民出行困难。
2016年9月27日,同一地点拍摄。记者 张蕴强 摄
临汾新闻网讯 创意公厕,方便市民;特色游园,争奇斗艳。随着鼓楼南北街的正式竣工通车,新建的11坐标准化公厕与7个游园广场犹如一幅幅优美的画卷,缓缓在广大市民面前铺展开来。9月26日下午,记者撂下繁忙的工作,随手点开一首古筝版《青花瓷》,沿街而行、漫步其间,不禁醉心于“母亲街”的“华丽转身”,用心感受百姓的“幸福指数”。
游园广场惹人醉
徜徉在鼓楼南北街的人行道上,从南到北,边走边看,一个个极具文化特色,饱含人文气息的游园广场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迎宾园、古韵园、抱鼓园、廊梦园……午后时分,和着一缕缕凉爽的秋风,趁着通车后的“热闹与喧嚣”尚未来到,附近的居民们或一家老小相伴,或三五好友相邀,纷纷来到自家门口的“游园广场”,休闲放松,欢声笑语不时回荡在游园的每个角落。
“以前这里的路坑坑洼洼,稍不留神就会崴脚。现在,不但道路拓宽了、平整了,就连路边都建了‘抱鼓园’,出了家门就能‘逛公园’,政府给咱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在位于南外环路的“抱鼓园”内,71岁的李师傅告诉记者,抱鼓园”里不仅花草郁郁葱葱,而且还有象征临汾特色文化的大锣鼓,一边锻炼身体,一边感受临汾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作为一个40多年的老住户,心里有说不出的自豪与温暖。
在解放西路十字口西南角处,雄风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着。
据了解,雄风园”是鼓楼南北街街景改造中规模最大的游园广场,以反映临汾人文历史为主题,尽管面积不大,却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在广场中心建设一座长11米、高5米,出生在我市的历史人物、西汉著名将领卫青、霍去病的大型雕塑,四周由错落有致的古城墙为背景,让后人铭记英雄的丰功伟绩。”刚刚听罢一位工作人员的讲解,63岁的刘女士连忙表态:以后我每天带着小孙子过来转转,给他讲讲历史,教育他像英雄一样长大成人。”
便民公厕成景观
游走于鼓楼南北街,一座座造型美观、设施完善、设计新颖、品味高端的标准化公共卫生间,绝对是“母亲街”上不得不提的一大亮点。
作为广大市民娱乐、休闲的主要去处之一,坐落在市区鼓楼广场上一座“高大上”的公共卫生间格外引人注目。该公厕为古建样式,外观古朴典雅,走进一看,内设简洁而又不失高档。可谓是临汾“公厕品牌”的又一代表作。
“地板铺的是瓷砖,洗手盆洁净明亮,屋顶上的灯更是高档、漂亮,男厕所的墙上还悬挂着一组反映‘临汾公厕’变迁的照片。这哪里是厕所,简直就是‘展览馆’。”55岁的王师傅激动地说,作为鼓楼广场“健身一族”的常客,眼前的这个公厕不仅解决了大家的“方便”问题,更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他幽默地说,连上个厕所都那么开心,咱临汾人的“幸福指数”——百分百。
一路走来,益民巷口南侧游园旁、中级法院对面、党校对面、五一西路十字口东南角、贡院街十字口北、鼓楼广场、解放路十字口、向阳路十字口北、坂下十字口等重要区段,都建有造型各异的标准化公厕。或古朴典雅、或现代时尚,色彩靓丽与周边环境完美相融,而且使用面积、入厕蹲位、内部设施更加完善、优化,全部安装高标准的隔板、蹲便池、洗手池等设施。
改造一条道路、改善一片环境、方便一方群众。据了解,此次新建的11座公厕是我市自2008年以来的第三代公厕,每座公厕间隔平均700米左右,在规模、标准、设施等方面更加完备,完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这一举措使鼓楼南北街成为我市第一条公厕达标的城市干道,同时,也为广大市民进一步打开“方便之门”提供了最为完善、全面的服务。
记者 成华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