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人潮涌动 百姓喜看“母亲街”新貌

2016-09-30 10:18:22 来源:临汾新闻网

  编者按:历经7个月,南起尧庙三叉口,北至屯里高河桥,全长7376米,这条被临汾百姓称为“母亲街”的鼓楼南北街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以其磅礴大气的身姿重新出现在临汾百姓的面前。

  7个月以来,为了这条通衢大道,市民朋友给予的理解与支持,对限行令无怨无悔,只为了这一天的到来;7个月来,不同工段里的一线建设者们起早贪黑,顶酷暑、冒雨水,为的就是这条大道早日通车;7个月来,整座城市,都期盼着这一天。

  9月29日,鼓楼南北街全线恢复通车之际,本网记者深入一线现场,用手中的相机和笔,记录下临汾这座城市的欢天喜地。(杨全

 

人潮涌动 百姓喜看“母亲街”新貌

  临汾新闻网讯 2月28日,鼓楼南北街拓宽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历经7个月紧张奋战,全长7376米被誉为“南通秦蜀、北达幽并”的历史之路,承载着千万临汾人民期盼的“母亲街”,提前一个月于9月29日11时全面通车。

  11时,鼓楼南北街从南到北,封闭了7个月的七大十字路口围栏全部拆除,标志着鼓楼南北大街全面通车。鼓楼南北大街的拓宽改造,经过地下管网改造工程、道路基础整压、水稳层铺设、七大十字路口路面半幅施工等工程一项项提前完成,随后开始了石材铺装、基座浇筑、井座安装、景观配套、基础完善等多项工程,直到街景改造、铺油结束到今日提前一个月通车,少不了建设者们不辞劳苦的付出,更成为市民最关注的大事。

  此次拓宽改造工程,是临汾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旧城改造工程,动用了各类机械设备车辆5万台(次),人力28万人(次),挖填土石65万立方米;铺设各类管道总长26万米,地下设施全面更新,城市保持能力全面大幅提升;首次实现雨污分流,架空电缆全部入地,铺设排水、排污管道1.63万米,电力、通讯管网21.3万米,供水、供热、供气管道3.1万米;铺设花岗岩2.1万米,面积达7.8万平方米;铺筑沥青路面7.4公里,面积约40万平方米;架设路灯431套、交通设施176套、路标牌97个、公交站亭34座;拆除房屋建筑面积16.1万平方米,装修改造沿街建筑236处;新增行道树1173株,增加绿化面积5.2万平方米;新建游园广场7个,文化景观18处,面积2.2万平方米;建造各类文化墙51处,总长2328米,修建屋顶花墙186处,总长6850米;恢复明代四龙壁一座,建造各类龙壁10座,形成龙壁文化一条街;新建城市雕塑5座,街景艺术石雕100余件,艺术雕刻140余件;新建标准化公厕11座,新增蹲位330个,建成全国公厕达标配套第一街。

  当天一大早,许多市民就来到鼓楼南北街,等待通行的那一刻。当恢复通行的那一刻来临,看着如潮的人群,穿梭的车辆,一位市民感慨地说:今天比过年还热闹。”

  记者 田志华

通车前夜 记录临汾城美景

  临汾新闻网讯 9月28日20时许,距离鼓楼南北街通车还有近15个小时。此时,在这条虽无车辆通行却人海如潮的“母亲街”上,很多市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和家人一起携手徒步畅游。

  市民李爱丽和家人早早吃过晚饭,一起步行观赏鼓楼南北街的夜景。她说:今晚我们拿起DV,记录了四龙壁的美景;一家三口还在鼓楼南北街中轴线上拍了几组照片。我们计划明天晚上全家人一起再来这里,用摄像机记录鼓楼南北街车水马龙的盛况。我感觉能亲眼见证临汾城市的变迁,并留下珍贵的视频资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与此同时,更有市民提前探路一睹“母亲街”的风采。当晚,在某手机专营店打工的小李专程骑着电动车,把鼓楼南北街精彩的街景都一一记录下来发给了父母,让全家人一起感受临汾的巨变。她还准备国庆期间带着老家务农的父母进城来看看,畅游鼓楼南北街。

  王女士将夜色笼罩下的鼓楼发至微信朋友圈,随即引来一片“秒赞”,有人评论:什么时候去南京了?这鼓楼的形象真美!”这位朋友误将临汾的鼓楼当作南京的了。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有许多市民把鼓楼南北街通车前的盛况都转发到了朋友圈。于是乎,各种赞美的留言纷至沓来。有人说:我要将爱车在11点准时开进鼓楼南北街,感受新街新气象。”也有人说:“鼓楼南北街真是太美了,绝对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明天起个大早,我也要去看看。”还有的人说:“‘母亲街’真美,畅游一遍熟记临汾历史。”

  记者 祁欣

 

景点遍布 来日携亲朋畅游

  临汾新闻网讯 历时7个多月,9月29日11时,鼓楼南北街终于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伴着指针指向11时,很多市民争相走上街头,体验焕然一新的“母亲街”。

  “感觉自己快要迷失在这里了。如果,我刚从外地回来;如果,不是临汾的地标鼓楼还矗立在那里,我真以为走错了地方。”家住莲花池的徐女士激动地说,为了见证鼓楼南北街正式通车这一历史性时刻,她专门向单位请了半天假。

  徐女士的家虽然离“母亲街”很近,但是由于平时上班比较忙,几乎没有时间关注“母亲街”的变化。昨天晚上,我和爱人从古城路路口一口气走到了五一西路路口。这是我第一次看夜晚的鼓楼南北街,实在是太震撼了。这哪里是一条街呢?这分明是一条旅游景点遍布两侧的景观大道!神态各异的龙壁、千姿百态的花墙、造型别致的公厕,还有错落有致的小花园……

  一切都那么协调,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紧贴民生。”徐女士说,每到一处她都会拍照留念,尤其是那些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真的是走一趟鼓楼南北街不仅能体验不同地域的异地风情,而且还能赏析古今文化,感受华夏上下五千年,那种感觉难以用语言表达。”

  “如此高端、大气的‘母亲街’是我们每个临汾人的骄傲,等外地的亲戚、朋友来临汾游玩,我一定会带他们从南到北走一遍,带他们体验一把大美临汾的沧桑巨变,体验一把‘母亲街’的民俗特色。”徐女士如是说。

  记者 杨杰

 

大道通衢 市民幸福感飙升

  临汾新闻网讯 “限行几个月,畅通几十年”,这是今年二月底鼓楼南北街开始改造限行时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承诺。如今,限行结束,比预计的提前一个月,因限行而生活、工作受到影响的市民们欢欣鼓舞,家住北门巷内一小区的李女士一家人对此更是拍手称赞。

  李女士的家虽然在胡同内,可是小区大门离鼓楼北大街很近,限行伊始,她们一家6口人出行必须从胡同的另一端出行,须拐三四个弯才能出到解放西路。胡同里的路坑洼不平,中间还有几个水泥砌成的隔离带,每次出行,都得十分小心。最让李女士堵心的是,住在附近的人都要从这条平时并不繁忙的小巷经过,导致堵塞时常发生,原本开车上下班的李女士因此换成了电动车,拥堵的巷子还是让李女士急得直跺脚。

  着急的不止李女士一个人,正在读高中的女儿每次回家都着急忙慌地吃饭,然后再做老师布置的作业,顾不上休息几分钟就要出门。女儿会说,必须提前走,否则大家在小巷里聚到一起就会迟到。

  同样,李女士和爱人有时候因轮班回不了家,接送小儿子上学的事情就落到了公公婆婆身上。原本从家里到临汾市第一小学用不了几分钟,但修路期间,他们不得不走胡同,也得提前出门,怕耽误孙子上学。

  这下好了!道路修通了,不再限行了,全家人可以随意选择喜欢的交通工具出行,不再担心被堵、迟到。尤其是看着这条路一天天变得更漂亮、更宽敞,且增加了许多人文景观,提高了城市的品味,全家人都高兴得合不拢嘴。

  与李女士一家人一样经历与感受的,又何止她一家人呢?

  记者 韩晓芳

 

双脚丈量 见证“母亲街”蜕变

  “亲爱的朋友们,现在,让我们一同‘回首筑梦路、阔步新征程’,用徒步的方式向鼓楼南北街拓宽改造工程的建设者们致敬,向‘母亲街’献礼。”9月29日7时许,伴随着迎风飘扬的一面面五星红旗,来自我市徒步运动协会的百余名“徒友”,精神抖擞地在鼓楼南北街阔步前行。

  32岁的霍娟是第一次参加徒步运动,也是头一回以这种方式在崭新的“母亲街”上感受着城市的点滴变化。“以前每天上下班,鼓楼南大街就是必经之路,骑上电动车一路走来不免几次颠簸,遇到下雨天,稍微不留神便会被身旁‘呼啸而过’的汽车溅一身污水。”霍娟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天是鼓楼南北街竣工通车的日子,能够以徒步丈量“母亲街”的方式亲身感受临汾城日新月异的变化,用她的话说:“昂首走在大道上,无限感慨涌心头。”

  宽阔平整的大道,清晰明了的指示线,再加上道路两旁有着“街景之最”的人文、历史景观,一路走来,眼前的一切仿佛一张张唯美的“画卷”,在霍娟的眼前铺展开来。

  “咦!原先那家商店的‘门脸’怎么变得如此‘高大上’了?还有那边的小超市怎么也找不见了……”漫步鼓楼南北街,霍娟仿佛置身于一个“陌生”城市的街头,曾经熟悉的街头店面,或改头换面,或一拆不见,母亲街”的华丽转身,不禁令她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快乐徒步、健康永驻,时尚行走、幸福长久。据临汾市徒步运动协会会长刘靖介绍,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备受临汾社会关注的鼓楼南北街拓宽改造工程竣工通车,这是咱们临汾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今天,他们就是要通过徒步行走“母亲街”的方式,向奋战在城市道路改造一线的建设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也亲自见证我们这座魅力之城的“完美蜕变”。

  记者 成华

 

市民改变出行计划 旅游就看“母亲街”

  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国庆期间,就在咱家门口旅游!”家住福利巷的王先生说,今年国庆假期计划带着家人在新修的鼓楼南北街转转。9月29日,在历经7个月的紧张建设后,崭新的鼓楼南北街向市民展现出了精彩华丽而又婉约古朴的芳容。当天,许多市民都拿起手机和照相机同“母亲街”一起合影,留下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刻。一些市民也表示,今年国庆小长假就在家门口旅游。

  王先生和妻子是市内一家私立学校的老师,今年他们计划去黄山旅游,可是一想那人山人海的情景,又有些退缩了。这下好了,本来计划一个星期前买火车票,可听说新修的鼓楼南北街要竣工,我就和妻子、孩子商量了一下,他们都非常赞同,今年我们就在家门口旅游,用省下的钱买了一个家用DV和一个单反相机,咱这新修的‘母亲街’,不比外面的风景差。”王先生说。

  “为了此次旅行,我前期进行了初步的踩点考察。因为在外地念书的儿子要带女朋友回来,这次新修的鼓楼南北街一定会给咱们家乡长脸。”王先生说着,拿出自己的一个小本子,上面列出了他们的旅游计划。国庆节当天,他们全家首先要去尧庙、鼓楼南街和南外环的交叉口游玩,尤其要到抱鼓园看看,这里很有地域特色;随后,他们还要沿着鼓楼南北街一直往北,看看街边的风景,尤其是街边的文化墙,很有特点,比如鼓楼北的四龙壁,一定要看,因为四龙壁有着厚重的历史……

  看到王先生家的旅行路线,记者相信他们一家一定会有个愉快的国庆假期,临汾这座古城,也一定会给他未来的儿媳妇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记者 郝海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