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30万亩核桃产业促农增收

2015-07-17 11:20: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尧都区着眼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因地制宜,科学决策,政策配套,严密组织,实施了30万亩核桃基地建设,走出了一条由依靠煤炭产业向依靠绿色生态农业的转型之路,实现了山区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的良性互动。

    科学规划。该区核桃产业集中规划在东西两山及丘陵区域,涉及全区11个乡镇、180个行政村、5万户农民,主栽品种为中林1号和辽核1号,同时搭配7个授粉品种,聘请山西省首席核桃专家王贵全程技术指导。

    财政扶持。为鼓励农民的积极性,该区财政每株苗木补助36元,每亩33株,共补助苗木费1188元;每年财政给农民补偿栽植期土地费100元,3年共补助300元,合计每亩财政扶持农民1488元。

    截至目前,该区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6亿元,上级林业部门支持补助1600万元,全区核桃种植面积达到26.97万亩,成为全省核桃发展最快的县(区)之一。

    专业栽植。该区按照“政府主导、乡镇主体、专业队栽植、包栽包活”的栽植模式,通过招投标,由绿化公司、专    业工程队或农村合作社承担栽植和管护,一包三年,包栽包活保成林。

    联片发展。截至目前,全区500亩以上连片的达66块,1000亩以上的达22块,2000亩以上的达10块,涌现出一平垣、枕头、土门等万亩以上的乡镇8个。

    全区核桃产业呈现出“科学规划、财政扶持、专业栽植、联片发展、基础配套、模式创新、品牌经营”的发展格局。

    基础配套。为改善核桃基地基础设施,去年以来,该区共整修道路54.37公里,建设集雨旱井480个,实现了重点核桃园区路、水“双配套”。

    模式创新。全区核桃基地主要采取了“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和种植大户流转承包3种运营管理模式。

    品牌经营。该区一平垣乡先后申请注册了料江“拓疆”、蟒王“道清香”无公害核桃商标,开启了全区核桃品牌经营的先河。实践证明,发展核桃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路径。

    目前,核桃基地树苗成活率在90%以上,挂果率达30%;一平垣乡先期栽植的核桃,亩收入达到3300元以上,30万亩桃基地进入盛果期后,将成为项目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张超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