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近日,尧都区农委组织植保人员对全区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减轻玉米大斑病的危害,加强监测防治,确保玉米生产安全。
调查发现,玉米大斑病在该区夏播玉米田有不同程度发生。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梭型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重发区常造成玉米减产20%至50%,温度20℃至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
目前该区玉米病害主要发生于下部叶片,病株率20%,病叶率10%。根据中长期气象预测,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多数区域降水量较多,有利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流行。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加强农业防治,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1、农业防治。适期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老病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2、化学防治:防治玉米大斑病的最佳时期为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期间,可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或40%氟硅唑乳油、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等药剂,每隔7天至10天喷药1次,轮换用药,连喷2次至3次。(李天喜)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