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提升市区空气质量工作开局良好

2015-09-15 13:13:3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王小庚)全市百日攻坚行动启动后,尧都区作为提升市区空气质量的“主战场”,高度重视,迅速成立百日攻坚行动领导组,制订工作方案,围绕六大攻坚任务,进行详细的安排部署,明确了责任分工。目前,该区百日攻坚行动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围绕夜市烧烤摊点的整治,尧都区多方联合齐出手。区公安局出动警力110余人次、车辆50余次,清查夜市烧烤摊点以及营业性炉灶使用经营户30余处,对于清查出的问题均下达了治安隐患通知书,要求相关单位能够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限期整改。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围绕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餐具消毒状况等进行了集中检查,对无证经营、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采购使用病害畜禽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重点查处。目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大大降低了辖区烧烤店食品安全隐患。

    经过摸排调查,城区主要街道、小巷的营业性炉灶共924家,其中892家使用了天然气、煤气、燃料油、甲醇、电等清洁能源。其余32家原先使用无烟煤、型煤,目前正在实施清洁化改造。

    市区燃煤锅炉47台,涉及36个单位。其中,20台    是采暖炉,23台是茶浴炉,4台生产用锅炉。目前,已有29台完成了治理任务,分别改为天然气、煤气、电等清洁能源。

    该区住建局对辖区内的19个建设项目扬尘治理情况进行了检查,重点围绕施工现场围挡、道路硬化、冲洗车台、土堆洒水覆盖、车辆进出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并及时指出了个别工地土堆未覆盖完全、车辆未清洗、围挡不标准等问题。存在的问题当即下达了整改通知单,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区交警大队对道路运输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做到“见负责人、见驾驶人、见车辆”“三见面”,督促各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落实安全教育、落实安全设施、落实日常监管、落实责任追究“五落实”工作;对存在逾期未报废、逾期未检验的隐患车辆,一律停止上路运营。9月底前,重点车辆报废率、检验率要全部达到100%。区环保局对市鑫明预拌有限公司等6家搅拌站的环保手续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了检查,经查,该6家企业环保手续齐全,环保设施运行正常,全部进行排污申报登记,领取了排污许可证。企业环保工作组织机构健全,环保管理制度健全,有完善的环境监测制度、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了应急演练。要求混凝土搅拌企业全部制定绿色环保企业的中长期规划,厂容厂貌要保持干净整治,绿化面积达到30%以上。区交通运输局共排查车辆1000余辆,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执法车辆90余次,查处超限车辆1起;采取砂砾回填等办法,修复了部分道路路面下陷情况。

    在燃煤质量控制方面,该区煤炭局一是检查了煤炭购销台账建立情况、煤炭购销数量、煤炭购销渠道及煤炭来源和销售去向等质量指标,禁止售煤点购进硫分高于1%的煤炭和可燃硫超0.3%的型煤,发现问题责令立即整改。二是要求各型煤加工企业按照规定购进优质煤炭作为原料,使用无毒无害添加剂,确保生产优质洁净型煤。三是严把煤炭入口关,在市区主要路口加强路查检测,堵住劣质煤进入市区。

    今年,尧都区将市区内10个“城中村”和37个社区划定为首批燃煤炉治理改造的范围,涉及8个街道办事处尧庙、贾得、段店3个乡镇、8903户居民。为加大环保炉具的推广力度,该区建成了环保炉具技术推广站,完成了入户试点工作。5月份,省环保厅厅长赴推广站视察,充分肯定了其在燃煤锅炉治理改造方面先行先试的做法。目前,该区已完成了居民燃煤采暖户排查摸底、登记造册等工作,考察了居民燃煤采暖炉替代炉型,并在本区按照不同的供热面积,完成了两户试点任务;同时,成立了燃煤锅炉治理改造工作领导组,出台了实施方案和办法,取得了规划、土地、环保手续,编制了科研报告。9月1日上午,市政府常务会已研究通过燃煤锅炉治理资金拨付工作。

    在工业企业的提标升级方面,山西海姿焦化有限公司烟道气脱硫脱硝的技术路线已确定,设备招标已完成,目前已开工建设;同世达公司改造技术方案已确定,已完成了可研编制,待省煤气化公司批复后即可招标;临汾热电有限公司已完成脱硝改造,脱硫和湿式除电除尘器完成95%;大唐热电已经完成大唐集团内部可研立项,待省经信委批复。

    在企业监管方面,继续开展了环境保护大检查“利剑”行动,主要查了企业的手续和设施运行情况,在此期间,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2起。特别是8月18日以来,环保局对全区的重点企业实行了驻厂监管,保证了目标企业停产、限产措施落实到位;区环保局对重点排污单位的法人进行了约谈。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