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1月6日下午,风和日丽,虽然是数九寒冬,位于尧都区解放东路的新博学校的体育场(原临纺技校)聚集了300余名学生,掌声、喝彩声此起披伏,热闹非凡。原来,这是爱好武术的60余名学生在向全校师生和临汾市通背拳协会及教练汇报展示所学套路。洪洞通背拳第八代传人樊汉武观摩了学生们的汇报展演。
“这些都是今年入学的高一学生,通过广泛征求学生和家长意见,同学们选择了自己的爱好——武术。”该校负责人介绍。学校的校训是“忠孝、诚信、勤俭、博学”,坚持“教好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而传统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可激发同学们积极向上、克服困难的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因此,新博学校将传统武术洪洞通背拳引进校园。
“武术和文化学习并不矛盾,可以互为助推。不管学生们将来选择的社会身份是什么,有文化修养和知识底蕴都是美好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基础。”该校负责人说,让同学们自己选择特长与爱好,教他们做人,掌握生活常识,学会基本生活技能,续写自己的梦想。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练习通背拳,市通背拳协会给学校推荐了钱聿忠教练来校教学。钱聿忠由浅入深、一招一式地向学生们讲解动作要领,使学生们很快掌握了基本技能。
学生汇报展示结束后,市通背拳协会的几位教练向师生们表演了刀、枪、棍、剑和拳术,他们精湛的技艺赢得学生们的热烈掌声。
该协会会长李双山告诉同学们,独具特色的洪洞通背拳,是我市根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很深,通背拳既可强身健体,也可提高自身素养,武术进校园”不仅能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全民健身的有效途径。重视与推动了当地洪洞通背拳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工作,有利于展示平阳武术的魅力,对于通背拳走出山西、走出国门意义深远。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同学们对通背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这种充满‘正能量’的元素,学校和学生都可从中受益,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开展下去。”该校负责人表示。
记者 王隰斌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