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我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活动,可一个叫‘宝贝13663’的电商给我快递了一份礼品,要我支付36元的运费。当我打开包裹后发现所谓的礼品只是一个塑料杯子。”4月16日,家住尧都区扁担巷的陈先生致电本报称,近日,他收到了一个来历不明的快递包裹,而随后发生的事让他傻了眼。
陈先生今年29岁,平日有网购的习惯,也曾收到过电商赠予的礼品,但这些礼品均是提前知晓且从没有支付过运费。“这次的事情,我有两个地方搞不明白,第一这家电商如何知道我的电话和地址?第二36元钱到底是运费还是货款?”这两个问题让陈先生十分困惑。
当天下午,记者在陈先生家看到了所谓的“礼品”——一个普通的塑料杯子。快递包裹单上标明寄件人是“宝贝13663”,寄件地点是江苏省常熟市。“收件人这一栏上的信息是我的,连电话都有,我现在不单单是困惑也很生气,我的信息究竟是怎么泄露出去的。”陈先生说。
根据快件单上的信息,记者拨通了这家网店的电话。
“我们送给陈先生礼品是因为他是我们所服务的一家家具店的客户,我们只是根据家具店提供的信息快递礼品,其他就不清楚了。”这家网店的客服人员说,根据他们和家具店的“协议”,礼品免费发放,但需要支付运费36元。
“我上个月从网上购买了床头柜,当时电商客服让我做了一份信誉度调查,然后他们说会附赠礼品,但需要支付运费。”陈先生说,按照“宝贝13663”电商的说法,个人信息可能就是这样被泄露的。现在他想知道,既然是礼品,为什么会产生36元的费用,这所谓的“货到付款”到底是商品的价格,还是运费的价格。
“这其实就是电商变着法子出售商品的一种方式,明说是运费,但哪里有36元这么高的运费。”一位快递员表示,他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标注的是“货到付款”,可实际给客户的信息是运费支付,而因为款额经常高于正常运费,很多市民拒收商品。
“很多电商就是通过‘货到付款’和‘运费支付’这样的错位概念,误导顾客埋单,这导致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支付了高额的运费,而把矛头指向快递公司,我们也有苦说不出。”我市一家快递公司的负责人说,市民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只需要拒收就可以了,而这样产生的正常运费需要寄件人支付。
17日,陈先生致电记者称,他和出售家具的电商进行过沟通,对方表示可以退还36元现金,但需要把东西快递回去,且还要支付快递费10元。“我不准备要这36元钱了,就当上了一堂课。”陈先生说,希望市民可以吸取教训,不要上当受骗。
首席记者 杨全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