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活动中让患者感受关爱

——市人民医院爱耳日公益活动侧记

2017-03-07 22:36: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3月3日,是第18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安全用耳,保护听力”。为了增强人们对耳部疾病的防护意识,普及听力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记者走进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在系列公益活动中感受他们对患者的关爱。

  给患者自信的义诊宣传

  “根据耳聋的性质,大致可分为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三种类型;分别是由于先天、后天的疾病,噪音接触史以及不当用药造成;儿童听力障碍,会严重影响孩子听、说和学习的能力,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3月3日上午8时,爱耳日义诊宣传活动在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举行。该院特邀南方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听力康复专家胡志刚坐诊,耳鼻喉科的医护人员则为患者和群众送上爱耳护耳健康保健知识宣传服务。

  据了解,今年爱耳日的宣传旨在呼吁人们关注非职业性噪声对听力健康的损害,提高全社会安全用耳、保护听力的意识;教育公众养成安全用耳习惯,科学使用有音响功能的电子产品,防护各类娱乐性噪声,推动建设健康聆听环境。当天共接受现场咨询2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来自曲沃的李先生拿着一套宣传资料说:“我的听力从小就不好,又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一直很自卑。今天经过听力康复专家的义诊,我知道自己的听力能够用治疗和器械康复的方式恢复健康,这给了我融入社会的信心。”

  给家长自信的专家讲座

  “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由于药物中毒、外伤耳周病变、中耳炎等原因造成的0到14岁听障儿童,山西超过12.8万人,而临汾是山西的高发区……”从3月3日开始,由市人民医院临床专家、省人民医院临床专家、北京听力协会语训专家、丹麦奥迪康听力专家主讲的一场场精彩的讲座在市人民医院行政楼小报告厅举行。专家们围绕《儿童耳部和听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最简单实用的家庭语训技巧》《如何科学地保护残余听力》等学术课题为患者及家属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专程从尧都区金殿镇赶来听专家讲座的王女士说:“3年前,小孙女的到来,让全家人喜上眉梢。没想到的是,医院对新生儿进行测试时,小孙女竟然没有听力,这个结果对全家人来说像晴天霹雳。好在医院发现得早,我们给孩子很及时地配了助听器,进行家庭语训,现在孩子在发育方面一切都很正常,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会叫,还会背诵简单的儿歌。今天听了专家们的几堂讲座,我更有信心把孙女培养得像正常孩子一样。”

  给孩子自信的互动活动

  3月4日上午,由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办,北京听力协会、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协办的提高听障儿童言语能力的“咿呀总动员”活动开始了,来自全市17个县(市、区)的35个听障孩子信心满满地参加了才艺秀比赛。

  现场给孩子们打分的杨慧老师介绍说,今天参加比赛的35个孩子都接受过一定的语言训练,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孩子们都能朗读和自我介绍,才艺秀比赛表演的形式也不限,绘画、剪纸、舞蹈、朗诵、乐器都可以。

  活动自然地激发了听障孩子学习语言和表现的勇气,让家长受到更专业的指导,现场帮助孩子改善发音的习惯和技巧,迅速提升孩子的言语能力。

  比赛是从舞蹈串烧拉开帷幕的。孩子们相继表演了诗朗诵、现场绘画、歌舞等18个节目,尤其是雷一菲小朋友在表演诗歌朗诵的时候,扬在脸上的阳光与自信获得了满堂喝彩。家住东赵南13巷的15岁的李嘉怡,凭借字正腔圆的文言文朗诵《与朱元思书》、绕口令《大妹和小妹》摘得了比赛第一名。

  语训指导老师高春红表示,“咿呀总动员”才艺秀比赛看重的是上台前的努力,并不一味追求表演质量,更多的是激发孩子和家长言语训练的热情,让孩子得到勇气和自信,从表演过程来看,效果达到了。

  记者刘晚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