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四月的临汾城,多了一道橙色的风景线——“共享单车”扮靓街头。
从4月19日起,共享单车”出现在市区的大街小巷之中,成为了市民环保出行、健康出行的“新宠儿”。“共享单车”的投放,为市民带来了便捷的出行服务,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款单车的投放,对刚刚投入运营不到半年的公共自行车形成了影响,也对市场中自行车经销商形成了冲击。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访一线,了解市民使用之后的体验感受,聆听百姓的说法。
策划人 杨全
共享单车 冲击市场
半年前,市区公共自行车的投放,让我市市民享受到了公共交通“短途通勤”的社会福利。本月,共享单车”的投放,让市民在“短途通勤”上有了新的选择,两款单车的投放,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大家的出行是方便了,以前需要花钱买单车,现在只需要办理借车卡或租赁就可以骑上车,我们做自行车销售的不得不改变销售策略,来迎合顾客的需求。”4月25日中午,在广宣街五交化市场一家专营自行车销售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在公共自行车投放后,他们的一些低配置自行车开始大幅促销,如今“共享单车”的投放,也会造成一些新的影响。不过受到影响的都是低配置自行车,目前高配置自行车的销售情况还比较平稳。
“市民对自行车的需求主要有两大目的,一是为了解决出行问题,使用者对车子的配置要求不高;一方面是健身锻炼,使用者对车子的配置要求较高。”张先生介绍,原先准备购买自行车的顾客,因为“共享单车”的投放而放弃购买,造成了自行车运营商的损失。
据了解,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的投放,确实让一些本有意购买自行车的市民选择了放弃。“我本想买一辆自行车解决上班难的问题,但‘共享单车’的投放,让出行变得简单起来。”市民高女士算过一笔账,如果每天骑行“共享单车”,两趟来回每天最少需要4元钱,一个月下来大概是100元左右,半年下来就得600元,而这600元就可以购买一辆中低配置的自行车了。这样的话,骑单车还不如购买一辆自行车划算。
“但是,自己的自行车在日常骑行中,还存在停车难的问题,还要考虑车子维修的花销,最关键的是如果丢失了就什么都没有了。”高女士说,总结一下,她发现买车子和使用“共享单车”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不便。
“下一步,我们会加大高端功能性自行车的推广活动,以迎合顾客的实际需求。”广宣街五交化市场内的另一家自行车运营商表示,目前临汾自行车市场已经从“按量配额”转型为“按需配额”,顾客对功能性自行车的需求将超过对通勤类自行车的需求。不管顾客如何选择,他们必须保证车子的质量和售后,用品质保证销售。
记者杨全
多种车型 各有千秋
“共享单车”投入运营以来,短短几天,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橙色的“车影”,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骑着单车出行、锻炼。然而,共享单车”的投放,似乎让公共自行车显得有些“尴尬”。面对着无桩投放、随骑随走、随停随放的“共享单车”,公共自行车的有桩投放、定点停靠似乎有些不方便。那么,随着“共享单车”时代到来,运营还不到半年的公共自行车是不是要“失宠”了呢?4月25日,记者从市区公共自行车运营中心了解到,截至目前,该运营中心已经办理了18000余张借车卡,每天仍有众多市民前来办卡。“目前看来,共享单车’的投放对公共自行车的影响不大,公共自行车的使用者并没有减少,前来办理借车卡的市民也比较多。”运营中心的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们正在积极筹划开展市区公共自行车二期建设工程,以方便更多的市民使用。
“市区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一个是有桩运营一个是无桩运营。对于市民来说,无桩运营显得更方便,但有桩运营却更保险一些。”市民常先生说起“共享单车”和公共自行车的不同时表示,他现在拥有公共自行车借车卡,也注册了“共享单车”的会员,通过实际使用这两款单车,他认为各有各的好处。
“公共自行车更像公交车,只要到达服务点,就可以骑到车。而‘共享单车’可以通过APP地图搜索到周边的自行车进行骑行,比较便捷。”韩先生说,公共自行车在规定时间内骑行是免费的,更有公益性,而“共享单车”是商业运营,花销比较大。所以,他认为“共享单车”的投放,不会影响到公共自行车的运营。
“对于这两种类型的单车,我们的定位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城市客运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表示,市区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都是我市城市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倡导市民绿色出行、环保出行的政府举措。这两种类型的单车,彼此之间并不会有冲突,不同的使用者会对不同类型的单车产生需求,我市之所以投放两种不同类型的单车,就是为了最大化的满足不同需求者在出行方面的需要。
记者杨全
共同维护 享受便利
“共享单车”进驻临汾短短一周时间,让部分市民对此单车“情有独钟”,但有些骑行者竟然外加锁具,让“共享单车”摇身变成了“私人单车”;还有人将电动车、摩托车放在了“共享单车”的停车位上……“25日早上,我计划在小区门口骑‘共享单车’上班,可是扫完码后,才发现这辆车子竟然还有一把U形锁,我就这样被‘坑’了一次。”家住市区贡院街的刘女士说,最近她骑车子上班的次数较多,感觉“共享单车”不错,不仅轻快还很方便,可是遇到被锁的事情,让她很郁闷。
当天,记者在解放路、贡院街、鼓楼东大街等处随机采访了市民。有一些市民反映,他们看到一些“共享单车”变成了“私人单车”,有一些车辆被绑到了栏杆上,还有的私家车或电动摩托车占了“共享单车”的存放点……不过这样的现象不是很多,希望市民能爱惜这些公共设施,不要随意破坏和私用。
就市民反映的这些情况,记者采访了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临汾运营团队的相关负责人梁栋。他说,共享单车造价千元以上,如果盗窃单车或是在单车上私加锁具、挪为私用等恶意破坏单车的行为,他们公司一经发现将会报警;如果在出行期间发生车祸等意外事故,工作人员会根据现场情况请第三方人员(评估公司或交警部门)进行定损,然后让涉事方进行相应的赔偿。此外,工作人员还会在各存放点巡视或用定位的方式查看单车的使用和损坏等情况。同时,梁栋呼吁市民举报肆意破坏单车的行为。
记者郝海军
红包单车 寻找很难
“共享单车”登陆临汾,刚高高兴兴迎来公共自行车的市民们再一次欢天喜地开始享用公共交通福利。
这不,一向爱尝试新生事物的市民孙先生就给自己注册并体验了“共享单车”。24日一大早,他从滨河西路锣鼓桥西北侧的加油站搜到一辆“共享单车”,轻松扫码,悠然骑行,平路上感觉与普通的自行车没有什么异样,但是上坡时就觉得车子沉,不过我坚持从鼓楼西上坡一直骑到鼓楼广场,到达目的地后,用时21分钟,一元钱。当时很累,腿都软了,不过,与公共自行车相比,它不需要停在指定的位置,这点比较方便。”24日下午,市民张女士欲骑单车回家,一打开手机上的摩拜单车APP,系统显示附近的体育街北口不远处有一辆红包单车。可是,当她走过去时,没有看到车辆。位置不准确吗?她再次查看手机,并稍微挪动脚步在附近寻找,系统依然显示单车就在此处。怎么回事呢?之后,她边走边查看,发现鼓楼附近一药店门口还有一辆红包单车。可是,她到跟前一看,停在那里的共享单车竟然有七八辆。究竟哪辆是红包车呢?她想起同事曾经说起过,单车上有号码,号码应该是单车的“身份证”,于是她又从手机上查询那辆红包车的号码,并与停在身边的单车逐一比对,很快便在其中一辆车车座下的二维码下看到了与手机上一样的号码,用手机一扫,成功开锁。她用时24分钟骑到漪汾花园小区门口,系统显示,不仅没扣钱,还奖励1.84元。
市民李先生对摩拜单车很是赞赏:前段时间我在天津出差,注册了摩拜单车,很方便,不过当时想,回到家这个APP就用不上了,没想到这么快临汾就有了‘共享单车’,解决了很多人出行时‘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家住在木材巷,巷子很长,离公交车站点较远,有了单车,这段距离不算问题了。”记者韩晓芳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