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苏亚兵)“展示地方特色,打造旅游品牌。”7月12日,尧都区枕头乡枕头村第六届文化旅游节开幕。这是枕头乡枕头村前五届文化旅游节之后在开发休闲文化、红色旅游和生态观光农业举办的又一乡村文化旅游节,全面展示近年来枕头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转型发展等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
枕头乡地处尧都区西南部山区,全乡总面积176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74个自然村,122个居民组、6005户、1.98万余口人,在册耕地面积3.5万余亩,是全区土地面积最大的乡镇。境内资源丰富,群山环抱,绿意丛生,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素有“天然氧吧”之称。
9时,记者来到枕头村文化广场旅游节会场,来自周边十里八村的村民早已在此等候,威风锣鼓、巧人秧歌、广场舞、经典蒲剧选段以及“魅力尧都”文化基层行文艺巡演带来的精彩表演,让在场的观众大呼过瘾。
10时,枕头村第六届文化旅游节游街表演在激昂的威风锣鼓中拉开序幕,当巡游的锣鼓队进入村文化广场时,沿途跟随的村民及游客早已拥簇在戏台前等候文艺演出的开始。
当天是夏季入伏的第一天,气温37摄氏度以上,而高温并没有影响人们观看的热情。
枕头乡是尧都区的煤炭大乡,本世纪初,煤炭产业兴盛时,全乡成规模煤矿有20余座,经过煤炭资源整合后,辖区内现存煤矿4座。近年来,枕头乡在尧都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在枕头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枕头村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产、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打造休闲文化、红色旅游和生态观光农业等,枕头村修建了乡村大舞台和3万平方米的文化公园,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大楼,布展长达150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廊,修建了2736平方米的枕头抗战纪念馆,并被授予“临汾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尧都区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和“尧都区党性教育基地”。还修建了高达59米的宝和塔,镶嵌砖雕传统国画30余幅,并将村史、德孝文化寓于其中。此外,还在云岭山建起烽火台、风景亭景观五处,修复云岭文化区、规划生态农业观光区,结合传统庙会每年举办一届文化旅游节,大力开发本土小吃名吃、手工艺品、土特产等特色旅游产品,旨在积极开发休闲文化、红色旅游和生态观光农业。至今,枕头村文化旅游节已连续举办五届,第六届文化旅游节上更是全方位展示了枕头村的地方特色,打造了旅游品牌,扩大了外界影响力,为当地农业调产、农民增收寻找了新的支柱。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