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8月1日,记者来到尧都区金殿镇苏村,在村委会院内远远就听到会议室传来热烈的掌声,原来是该村党支部正在召开金殿镇苏村党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党员我们要坚定信念、勤政务实、服务村民、真抓实干。9月份,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就能投入使用了,到时候咱村70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免费吃午餐了。”会议上村党支部书记王奇宁铿锵有力地向与会人员表态,迎来43名党员的热烈掌声……会议结束,大家共同起立,在高昂的《国际歌》声中会议结束,这歌声激励着大家的勇往向前……
百棚蔬菜基地的建立,高标准改造农田1000余亩,让苏村有了增收致富的产业,村民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图为村“两委”班子正在一起展望下一步的建设。
“以前我们村是纯农业村,都是靠‘天’吃饭的庄稼人;邻村的村民谈起苏村,嘴里不外乎脏、乱、差、贫穷、落后等词语;再看看现在,哪个不羡慕、哪个不夸赞。”村民郝田增自豪地说。
那么,从落后村到示范村,苏村到底是如何改变和发展的?
村里有了农民书屋,大家可以在这里看书、学习,不但能提高专业技能,还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记者走在笔直宽阔的村级路上,两旁柿子树泛着青色,让人感到一丝清爽。不远处可看到小花园,给人一种宁静舒心,在绿草坪中有几项健身器材。夏季炎热,这里成为周围孩子们玩耍的“圣地”,大人们也搬着自家的马扎前来唠嗑。大街小巷道路硬化;栽植花木5000余棵;新修花池10座;残垣断壁改造、粉刷;完成节水防渗工程5000米,路旁排水沟建设;购置垃圾车、垃圾桶,实行了保洁员网格化管理,这些变化使苏村实现了道路硬化、绿化、亮化。
环境美化、绿化是苏村的一项大事。以前这里荒草丛生,如今这里草木茂盛、环境宜人,成了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教育是村民最关心的问题,在大家的支持下,该村围绕学前孩童入学难等问题,建成苏村麦穗幼儿园。他们在以前小学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建设;整体美观、安全细心,不光本村孩子前来就学,还有邻村孩子也来入学。“爱是尊重、是分享、是感动。只有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幼儿园的建立,给孩子的未来带来了希望!”幼儿园中班老师贾惠惠说。
村里的孩子不用再去外地上学。新建的幼儿园里,环境整洁,设施完善,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玩耍、茁壮成长。
为使村民增收、真正富起来,该村发展百棚蔬菜基地,以“公司+农户”的模式经营发展农业。2013年,成立了格润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350万元建成现代农业园区,2个高标准智能温室,40余个春秋蔬菜大棚,集约化育苗达3000平方米,同时发展休闲旅游观光、亲子体验农业,解决了300余名村民就业问题,并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有效提高村民收入。如今,街巷靓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文体活动中心设施完善;小学、幼儿园,农民书屋,便民服务中心等民生工程一一实现;建立卫生长效机制,垃圾日产日清;组织开展“美丽苏村,我在行动”的义务劳动,先后完成了节水防渗工程5000米和村庄路旁排水沟建设;每年举办文化艺术节,目前已举办十届;开展“乡村新风”评比活动,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等各项活动。
村里大力发展苗木产业,不仅带动了集体增收,也进一步发展了乡村休闲观光。游人行走在林阴小道上,感受着苏村的宁静与美好。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该村先后荣获“山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山西省设施蔬菜百万棚建设劳动竞赛模范集体”“临汾市五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王奇宁说:“去年我们村被确定为‘山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给全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使我们更有信心;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苏村会成为集休闲、度假、采摘、乡村农家乐、QQ农场、亲子体验为一体的人文自然和谐发展的高标准美丽宜居示范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苏村的明天更美好!”
记者 郑晓军 刘静 王婧 实习生 高望晋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