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进电网 采风到田野
临汾新闻网讯 “以前只是听说过他们工作的艰辛,今天亲眼所见,真的被震撼了,我们要为电力工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点赞。”近日,当深入施工一线看到电力工人的辛苦时,媒体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当天,国网临汾供电公司特邀《山西经济日报》、临汾电台、临汾日报·晚报版》等多家媒体“走进国家电网”,深入春检一线,开展采风活动,并同工人们一起分享了一顿“特殊的午餐”。
镜头一:一骑绝尘的“挑夫”
春检是国家电网的一项重要工作,既是对线路的一次集中强化检查,也是保证夏季用电安全的重要环节。今年的春检格外重要,不仅要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更是为我市即将举办的全省旅发大会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当天检修的线路是110千伏临铁I线53号-55号塔架,也是跨南同蒲铁路的重要线路节点。
临汾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主任孙太力介绍:今天检修的线路事关铁路运行安全,为此作业班组提早进行了准备。”远远望去,塔架上的“蓝色工作服”,在漫山遍野的绿色映衬下格外醒目。
沿着耕地旁的小道前行,记者一行到达了作业塔架下方。虽然是平地,但记者行走下来已经气喘吁吁。然而,带电作业检修一班班长郭建军却说:这样的检修环境算是享福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在平时的检修工作中,地势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山区检修时,检修工人们常常要翻山越岭徒步前行,从下车地点到检修地点,走三四个小时是常事儿。由于车辆进不去,一些设备和工具全靠他们扛着走,有人送他们外号“电力挑夫”。即便这样,他们依然乐此不疲。一名工人开玩笑说,现在朋友圈不是流行比步数吗?每天,我们都是以优异的成绩将第二名远远甩在身后。”
镜头二:席地而坐的午饭
“把饼子拿滑轮吊上去!”不知不觉,午饭时间到了,看到塔顶上的工人还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现场有人开起了玩笑。
“这不行!”郭建军立刻严肃起来,“安全生产无小事,滑轮只能用来运送工具。”于是,在大家的几番催促下工人们才陆续爬下塔架。此时,他们已在塔架上连续作业两个多小时。
春风吹拂,工人们席地而坐,就着尘土和柳絮吃了起来。饼子、榨菜、矿泉水、火腿肠是检修工人的一顿午饭。
“上午的工作进展很顺利,下午我们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郭建军边啃着饼子边安排工作,右手不时抬起来拨走粘在嘴边的柳絮。
“能吃到这样一顿午饭已经很满足了。”检修工人李洪建笑着说。
由于电网杆塔检查工作量很大,工人们通常一上去就要连续作业两个多小时,不吃午饭,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大家都习以为常。
李洪建来自河南,在一线工作已经12个年头了,因常年饮食不规律导致他患有胃病,即使这样的一顿饭,他仍然感觉吃得很满足。
镜头三:不能凑合的责任
“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我当初选择它就是因为喜欢。这么多年,那种喜欢早已经成了习惯、成了责任。午饭能凑合,责任不能凑合!”检修工人高更生说。
匆忙吃完简单的午餐,检修工人们又开始了登杆检查作业。
记者注意到,为了避免上厕所耽搁时间,工人师傅们很少喝水;为了做到精密检修,他们常常得保持一个姿势,腰椎间盘突出也似乎成了他们的“标配”;为了专心工作,在工作中他们很少讲话,“少说话,多干活”已成了不成文的规定;累了、病了,稍事休息、稍有好转就立即回到检修现场。
工人师傅们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了电力事业,难免会对自己和家人有所亏欠。已有30年工作经历的郭建军讲起自己的家人时,被烈日晒红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尴尬的笑容,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儿全靠老婆张罗,她的担子比我重。”四五个月回一次家,对于工人师傅们来说,早已成为家常便饭。但是在他们心中,这份辛苦和牺牲都是值得的,每次圆满完成检修工作,就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刻。他们扎根一线、默默奉献,虽然民众在用电时很难了解到他们工作的艰辛,但是他们心里清楚,这万家灯火就是电力工作赋予他们生命的意义。
记者亢亚莉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