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一位85岁的老人出门办事,找错了地点,焦急之下竟忘记了自己的住址。两名特警多次拨打老人提供的一个模糊不清的手机号码,辗转为其找到家人。老人的儿子及在场群众纷纷为市公安局直属分局特警队的许亚峰、莘毅点赞,称赞他们“关键时刻,人民警察靠得住,一心为民真给力。”如往常一样,许亚峰、莘毅依然忙碌在街头巷尾,为市民的安全保驾护航。提及这件事,他们娓娓道来。原来,5月8日傍晚6时左右,许亚峰与莘毅正在辖区巡逻,一位市民急匆匆地跑来告诉他们,一位年事已高的老太太迷路了,在市区青狮北街市场一巷徘徊多时。
情况紧急,两名特警当即赶往现场。此时,老人正坐在一小区门口,身边围着多名热心群众。面对他人的问询,老人愈发焦急不安,说话语无伦次,不仅记不起自己住哪儿,也说不清家人的电话号码。她不断地重复着:我想回家,我要回家……”许亚峰与莘毅兵分两路,一个赶忙疏散人群,上前安抚老人;一个跑回单位,为老人端来一杯热水。在他们耐心细致地帮助下,老人的情绪渐渐缓和。老人断断续续地告诉大家,她要打车去临汾地区文化局,结果司机把她拉到了这条巷子。她下车一看,四周都不熟悉。天气热,自己又着急,一下就犯了迷糊。
“我们问老人,看她能否记起自己的住址和家庭情况。老人只明确说出了自己的姓名,其他一概不知。随后,她想起一个手机号,但是每次说出来的都不太一样,一会儿是10个数字,一会儿又是8个数字。”许亚峰说,老人提供的信息有限,他们也犯了愁。
情急之下,许亚峰与莘毅敏锐地捕捉到了“破案”的关键点。老人所说的几个手机号码中,都包含了“1311127”这几个数字。他们只好使出一个“笨办法”,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他们列出多个手机号码,并一一拨打过去问询。
“你打错了”我家老人都在家呢”你再问问吧”……不对、不对、又不对,许亚峰与莘毅耐住性子,划去错误的号码后,接着找规律、列号码,紧跟着打过去。当话筒里传来一个肯定的回答后,他们长长舒了口气,立即告诉老人这个好消息,让她耐心等待。
不到十分钟,老人的小儿子心急火燎地赶了过来,握着两名特警的手,连连道谢。其实,老人要去的是临汾市文化局。自从2000年11月1日撤地设市,成立地级临汾市后,临汾地区文化局已更名为临汾市文化局。老人一时情急,说成了旧称。出租司机恰好又走错了地方,一来二去闹了“乌龙”。
离别之时,老人的小儿子激动地表示:谢谢你们的用心和耐心,让我母亲在迷路期间得到妥善照顾。对于你们来说,也许只是工作中的一件小事,对我们家来说却是一件大事。”
确实,对许亚峰、莘毅而言,这仅仅是日常工作中的一件小事,他们身为人民警察,理应服务于大众。他们与众多特警队员一样,主要负责巡逻防控、安保、配合兄弟单位各项行动等工作,在车站、街头、景区等都能看到特警队员忙碌的身影。
有特警队员在,市民们就会感到安心。但是,却鲜少有人知道,这安心的背后,他们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以单位为家,24小时在岗备勤,适时开展治安清查,有效地控制了犯罪分子的作案空间;严厉打击街面的扒窃、绺窃、两抢一盗等现形案件,最大限度地降低“两抢一盗”案件的发案率;在人员密集场所、易发案地段、重点部位进行“机动与徒步”相结合的巡逻模式进行巡逻防控,有力震慑了街面犯罪。
特警队员不怕苦不怕累,以实际行动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全心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已经成为街头一道美丽的流动风景线。
(图片由特警队员本人提供)记者李静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