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王婧) 近日,尧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科技人员深入贾得乡、大阳镇、魏村镇开展“三送”便民服务活动,对小麦的旱情进行实地考察,指导农民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旱情损失。科技人员深入实地调查指导农民,向农民讲授有机旱作技术,开展保险理赔服务。
对于绝收麦田毁苗整地待播技术,尧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提出措施及建议:一是喷施叶面肥及植物生长调剂,通过喷施叶面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作物抗旱抗逆能力,确保小麦正常生长发育,每隔10天一次,连续两次。二是绝收麦田及早安排下茬作物。对于绝收的麦田,要雨后趁墒深翻、耙耱整地,因地制宜,及早种植下茬作物,尽量挽回经济损失。三是加强病虫防控,旱灾之年往往是病虫高发、重发之年,小麦受旱灾影响,抵御病虫灾害的能力降低,会大幅降低产量。因此要抓紧对红蜘蛛、根腐病、灰飞虱发生偏重的田块进行喷药防治,培育健壮植株,达到提高分蘖成穗率,争取穗大粒多的目的。
同时,在抗旱防灾方面,要大力推广有机旱作农业,提高小麦的抗旱保墒能力。目前,该区在小麦生产上还需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在播种模式、品种选择、耕作方式、增施有机肥、科学管理上下功夫、做文章,提高小麦防灾减灾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具体为:选择抗旱品种,以苗济水;深翻浅旋轮耕,以土蓄水;增施有机肥料,以肥定水;适期适量播种,以苗节水;适时耙耱镇压,以实保水;强化田间管理,抗旱节水。
农业保险是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化解农业灾害损失、创造良好农业生产环境的一项惠民政策。因此,为应对极端天气对小麦生产造成的灾害影响,应动员社会力量,发动农民积极参保、投保,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增强农民抗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