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贺家庄:16年孝行凝成好家风

2019-06-03 10:02: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这是感恩,也是孝道。在贺家庄乡贺家庄村苏斌的家里,兄妹几人16年如一日,用感恩之心践行孝道,并凝聚成了好的家风。

  5月初,记者在尧都区贺家庄乡贺家庄村今年89岁的苏长贵家看到,家中最显眼的位置放着的不是鲜花、不是瓷器,也不是神龛,而是一台座机电话,电话跟前的墙上贴着一张已经有些发黄的名单,上面写着十几个人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名单跟前还贴着老人按时按点要吃的药品名称以及用量……“上面的电话都是我们姊妹四个和孙子辈的,父母年纪大了,身边离不开人,我们按月轮流回来陪伴父母,这次轮到我了……”今年67岁的苏勇说。父母平时就跟着小儿子苏斌在村里住,所以照顾父母是以小儿子为主,其他兄妹每人一个月轮流来陪护,这样的陪护至今已有16个年头了。

  2003年,老父亲苏长贵因脑梗病倒,生活不能自理,每天全要靠人照顾。所以,他们就商量着,轮流来陪护,每月按时在父母膝前尽孝。说话间,小儿子苏斌下班回来。一回了家,苏斌就将父亲扶上轮椅,推着父亲去院子里晒太阳。

儿子搀扶父亲去外面晒太阳。

  “父母拉扯我们姊妹几个不容易,现在他们老了。该是我们感恩回报他们的时候了……”苏斌说,他们这个大家庭,人人都懂得感恩,尊老爱幼、传承孝道。小时候,父母照顾爷爷奶奶的情景,他们至今还历历在目。所以,他们也要把这个好传统传给下一代。

  “在我们小家庭里,我都是做了爷爷的人了,但是在父母眼里,我还是孩子。父母长寿是我们做子女的福气。我们不是请不起保姆,也不是住不起敬老院,是因为我们要让父母享受儿女膝前的天伦之乐……”苏勇说,人老了就喜欢回忆,所以他就和他们聊天,回忆过去的事情,让老人高兴。有时候,一件事情,老人可能会每天都说起,但是他每次都当是第一次听,不时插话询问,就像小时候听故事一样,用好奇的眼光期待事情的结果。

  在院子里,苏斌一边陪父亲晒太阳,一边告诉记者。他小时候,有一次病得很严重,母亲就背着他冒着大雪,跌跌撞撞跑到十几里外的卫生院看病。后来听大哥说,当时是母亲及时给他输了血,才让他转危为安。所以,父母的养育之恩足够他用一生去回报。父母和邻里们都处得好,一辈子没有和村里人红过脸。那时候,村里人都穷,有的人家里劳力少,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父母就勒紧裤腰带去接济他们。那些受过父母恩惠的人,至今都不忘他们家的恩情。

  苏斌告诉记者,其实照顾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们都是受父母的影响,所以他们也要用感恩之心和实际行动影响他们的下一代。现在他们的孩子也都懂得感恩,都很孝顺。

  有一次,母亲的金镏子被村里来的一个打首饰的骗子给骗走了。他的大侄子知道后,就马上回来带着奶奶去城里买了个新的,还给老人宽心,哄奶奶高兴。不仅如此,其他孙子、孙女们也都经常给爷爷、奶奶买衣服、买好吃的,还经常回来都给老人擦身子、洗澡等,特别孝顺。

  “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感恩、孝道是贯穿中华5000年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传承至今。百善孝为先,人人都有老的时候,而为人子女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多陪陪父母至亲,多点耐心,让好家风代代相传。记者 郝海军 文/图


     

责任编辑:张茜

上一篇: 尧都区:干得好!假冒酒品被“处决”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