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连日来,尧都区乔李镇王村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一连五天的消夏文艺晚会让全村男女老少彻底地沸腾了。8月1日开幕式当天,记者在王村深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和当代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8月1日午后,烈日当空,几名身穿迷彩短袖、佩戴红色袖章的志愿者,正在为即将开始的消夏文艺晚会紧张忙碌着。
“今天的开幕式将在晚上8点正式开幕,等天凉了再准备就迟了。”志愿者高卫超说,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他们从7月28日就开始布置会场。
“消夏文艺晚会是我们村自发组织的,志愿者也是我们村民兵连的队员,为自己村出力,大家都很积极。”王村村委会主任王东生说,“去年我们村就举办过一次消夏晚会,受到大家的广泛好评。没想到,今年尧都区文化和旅游局为我们村送来了连续5天共13场的节目,声势比去年更大了。”
“这次的消夏文艺晚会都是他一手张罗的。”说话间隙,王东生指着走来的村党支部委员王建高说到。
“消夏文艺晚会定下来后,我就组织热心村民在周边集市宣传或者通过微信朋友圈传播,吸引了很多外村文艺队来到我们村演出,最远辐射到洪洞县淹底乡。”王建高说,为了办好此次消夏文艺晚会,他还鼓动村民联系亲朋好友前来表演或观看。
“很多村民、企业都以不同形式对我们这次消夏文艺晚会予以支持。村委会主任王东生自掏腰包为晚会供应矿泉水,村民成小强给执勤队赞助服装,山西恒宇建筑公司给锣鼓队赞助了服装……”说到在筹办这次晚会当中得到的支持,王建高有些激动。
王东生说:“选在‘八一’建军节当天举办第二届消夏文艺晚会,一方面是为传承王村‘爱军拥军’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是想借这次机会,把村民拧成一股绳,同铸王村魂。”
晚会开场前,舞台两侧的电子屏幕滚动播放着各式各样的军功奖章、王村现役军人的祝福视频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照片。
“这些军功章是我们村老一辈军人们的荣誉,而祝福视频是我们村里一些正在当兵的孩子发回来的。”村干部聂迎春说,“王村有浓厚的‘爱军拥军’传统。目前,全村有1561人,现役和退役军人有73人,也就是说每20人中就有一名军人,这一比例在周边乡镇最高。”
谈起“爱军拥军”,王东生说,“我们计划在村口建一个革命广场,展示村里老革命家的英雄事迹。”
晚上7时40分,身着红色短袖、手握鼓槌的锣鼓队员们在王生梅的指挥下,奏响了《猛虎下山》,鼓声威武雄壮、响彻天际,点燃了消夏文艺晚会的激情。
王生梅大开大合、铿锵有力的指挥让观众纷纷喝彩。“因为特别喜欢威风锣鼓,所以经常会参加这样的活动。”
在威风锣鼓退场,演员刚刚登台表演时,突然下起了小雨。然而村民们的热情丝毫不受影响,见此情景,演员们表演得更带劲了。
舞蹈《盛世欢歌》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动感的舞蹈、悠扬的旋律传递出走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的强劲足音;山东快书《咱家那点事》让村民们捧腹大笑的同时,深感新时代的美好……
“我是因为消夏晚会才加入的舞蹈队,原来每天就是做饭、看娃,现在在闲暇之余和大家聚在一起选歌、练舞,瞬间感觉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王村舞蹈队许香果说,“为了这次演出,我们舞蹈队在10天前就开始排练了,这场晚会把大家的心都凝聚在了一起。”
北永安村自编自演的扇子舞《嘉乐年华》将晚会推向高潮。“王村是我的娘家,知道我们村要举办这次消夏晚会后,我赶紧组织9名邻居排练了这支舞。”北永安村村民贾连巧说,村民现在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大家闲来没事就跳跳广场舞,既能丰富文化生活,又能锻炼身体。消夏文艺晚会给了大家展示的平台,希望这样的活动一直搞下去。
记者 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