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抠门”老爸的带娃创意

2019-08-28 09:13:1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爸爸,我想去太空!”

  “好!我帮你实现愿望!”

  乍一听,谁都以为这位爸爸在吹牛皮、夸海口。没想到,这是神转折:一双巧手、纸箱、卫生纸卷筒、烟盒里的锡箔纸,被他组合成一艘“宇宙飞船”,女儿的一寸照片放进“驾驶舱”,让她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尽情遨游……

  这位爸爸姓刘,今年32岁,家住尧都区乔家庄。33天里,他和6岁的女儿芯语开动脑筋、活动双手,制作出33件创意手工作品,“宇宙飞船”便是其中之一。令人称奇的是,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生活垃圾和废弃旧物,小刘因此调侃自己为“抠门”老爸。

  “芯语上幼儿园后,一放寒暑假就‘无法无天’,每天吃零食、看动画片、逛游乐场。今年,我教她绘画,每天画一幅,让她度过了‘有营养’的33天暑假。”小刘说。作为一名“资深”美术生,虽然目前从事着完全不搭界的工作,但是多年来一直没有放下艺术梦想。为了女儿,他觉得是时候展现真正的实力了!

  然而,小家伙对单一的绘画方式压根儿不感兴趣,拎着零食又坐回沙发看电视。小刘被“晾”在一旁,心想“大话”已经吹出去了,千万不能在女儿面前“认怂”。于是,他决定发挥自己的另一特长——做手工。平日里,他看到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发布的DIY手工流程,立马能学个七七八八,相信给孩子做些小玩具也不是问题。

  小刘本以为“胜券在握”,哪承想女儿想要一个兔子布偶,他只得硬着头皮迎“难”而上——将自己穿破的红格子衬衫和从靠垫里拆出来的棉花作为原材料,用剪刀剪出雏形,再以针线相连。第一次动针,笨手笨脚、不得要领,数次扎破手,“连放”几次血。

  好在,这个布偶成功吸引了芯语的注意力,她兴致勃勃地参与制作,并提出明天、后天、大后天……要做什么。她最爱的动画片是《小猪佩奇》,尤为喜欢里面的剧中剧——木偶戏,她非常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剧场”。小刘便绞尽脑汁,结合女儿的注意力、体力和耐力,制作方案一改再改……

  方案敲定了,父女俩一起动手。他们先把大纸盒的一面挖空,再拿一根线固定在纸盒顶部,又从破旧的红格子衬衫上剪下两块,缝在绳子上当幕布。然后,在盒子内侧画上故事的背景,用颜料在纸板上画出需要的“演员”后,把竹签固定在“演员”身后。

  当当当!“好戏”开演了!小刘和芯语用竹签操纵着“演员”,先后自编自导了《蟹多拉大战鲸斯拉》及《小豆子的暑假》系列。考虑到女儿明年要上小学,小刘特意将“小豆子”设定为一名小学生,把小学生需要养成的好习惯编入剧情,寓教于乐。父女俩常常是,演着演着就笑作一团,芯语也在笑声中学到了许多。

  “芯语的想法很多,一会儿想要冰雪奇缘的雪宝,一会儿想给玩具小狗造房子……”小刘说,“预算不多,如何让女儿快乐更多?我想到了废物利用。我每天都会筛选一遍家里的垃圾,废旧纸箱、烟盒、饮料瓶、瓶盖子、断了的数据线等,都是眼中‘宝’。为了搜集材料,我还翻过胡同里的垃圾箱。”

  为了随时应对芯语的“突发奇想”,小刘搜集来的各类“宝贝”已将家中的储藏室堆得满满的。结合时下最热的话题,他有意在DIY的过程中,向女儿灌输环保意识及垃圾分类常识,希望女儿不仅爱观察、爱动脑、爱动手,还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环保。

  小刘的努力没有白费,芯语对这些“小课”很感兴趣,早上一睁眼就吵着要做手工。暑假里,他们一共制作了33件作品,有“小剧场”、机器人、绕线画、立体绘本、发光风铃等,并通过直播平台记录每天精彩,号召更多人一同加入环保行列,让更多废弃物走上“重生之路”。此外,最令他有成就感的是,之前成天“低头”的小朋友,不再迷恋动画片,不再依赖手机和平板电脑,现在更喜欢用剪刀和胶水制作小玩意儿,对许多事物充满好奇心。

  到了开学那一天,芯语恋恋不舍地搂住爸爸的脖子,告诉他一个小秘密:“其实,老看动画片也挺没意思的。只是,以前你和妈妈都忙,没人陪我。”

  女儿的话,深深触动了小刘。他有感而发:“我和妻子常常在忙自己的事情,对孩子的关注有所减少。通过这段时间的亲子互动,我得知孩子最大的梦想是看大海,最喜欢的人不是爸妈是老师,不喜欢大人站着说话,最害怕大狗狗等等。原来,我家这个叛逆气人的‘小妖怪’也有柔弱、安静的一面,这种被倾诉、被信任、被依赖的感觉太好了!我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不能用成人思维去衡量和定义孩子,要试着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

  “对不起,我是第一次做爸爸,我在学习做爸爸。”来自电影《银河补习班》的一句台词,道出了小刘的心声。他想说:“感谢可爱的小家伙,感谢33天的暑假,让我重新走进你的世界。”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