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西孔郭村:农家小院暖意融

2019-12-21 22:02:3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时值正午,阳光洒满了陈根喜家的小院,院落里干净整洁,水泥地上反射出一片光亮。

  陈根喜是尧都区段店乡西孔郭村的一户普通村民。这个村属于“煤改气”区域,这个冬季,村民们采用燃气壁挂炉取暖替代了延续几十年的烧煤取暖。

  走进陈根喜家,他正在客厅休息,面前的一杯浓茶不断散发着袅袅热气。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客厅里暖意融融。

  问及来意,陈根喜一挥手:“走,带你看看我家的壁挂炉。”

  白色的壁挂炉正在运行中,屏幕上的温度显示为40摄氏度,穿墙而入的燃气管道里,气流划过的“咝咝”声微弱而持续着。陈根喜告诉记者:“光这个壁挂炉,就给我补贴了2000元。烧气的钱,另补。”

  40摄氏度行不行?记者摸了摸手边的暖气管,并不烫手。

  陈根喜说:“中午太阳好,这个温度就可以。到了晚上,我就把壁挂炉的温度设置到55摄氏度。室内温度最少可达18摄氏度以上。”

  燃气取暖,一个冬天的费用需要多少钱?陈根喜说:“不一定。花钱多不多,要看壁挂炉的温度怎么设置。像我家,白天偶尔开一开,晚上设置到55摄氏度,一冬天4000元出头。另外还得看面积。农村的房子都是自家盖的,面积大、不保温,家家户户的暖气管子上都有阀门,很多村民都是在哪个屋睡觉就开哪个屋的阀门。”

  “要说烧煤好还是烧气好?我觉得还是烧气好,干净、卫生。”陈根喜把记者领到院里,指着东边一间房子说:“那间房子以前是我家的煤棚子,用来堆炭和柴禾,院子里多会都是邋里邋遢的。后来煤棚子拆除后盖了间房子,你看现在多干净!”

  陈根喜说:“烧煤虽然省钱,却污染空气影响城市环境。烧气是贵了点儿,但省着点儿用,再加上政府给的补贴,一冬天也花不了多少钱。”

  在陈根喜眼中,使用燃气不仅干净环保,而且也便利,如今,他已经习惯了一拧开关、打火做饭的生活。他说:“搁以前,干活回来要先生火,光生火就得20分钟。现在,有这20分钟饭都端上桌子了。”

  “在使用燃气前,村民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所以心里挺抵触的。”陈根喜说,燃气接通后,临汾燃气公司的工作人员一户户地跑、手把手地教,怎么查漏气、怎么更安全……解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陈根喜说:“前几天燃气公司的工作人员到我家来了两趟,帮我把厨房里的易燃物都搬了出去。”

  煤棚子没有了,院子干净了,做饭方便了,再不用烟熏火燎了……陈根喜的生活,就是“煤改气”区域中许许多多普通村民的一个缩影。如今,他们都充分享受到了清洁能源带来的清洁、便利、环保、卫生。

  “现在,让我烧煤我也不烧了,嫌麻烦!”——陈根喜的话,朴实、直接,也是许多村民的共同心声。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