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咚锵咚锵咚咚锵……”2019年底辞旧迎新之际,尧都区县底镇翟村的一户农家里锣鼓喧天、歌声飞扬,一群中老年人身着喜庆的红色唐装尽情挥舞着手中的彩绸,喜悦的笑容感染了围观的村民。
这是临汾晋尧锣鼓队成立17周年的日子,70多名队员尽心尽力奉献了这场精彩绝伦的表演。队伍前方,一位穿着红色运动服的老人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他就是锣鼓队的创始人——杨春泰。
17年前,57岁的杨春泰离开了挚爱的刑侦治安工作,生活变得枯燥乏味。“我出生于锣鼓之乡,从小耳濡目染,成年后更是钟爱有加。每当遇到演奏,一定驻足观看。在家里呆得时间久了,就想着若能参与其中该有多好。”他随即萌生组建锣鼓队的想法,便拉着老伴杨秀芳和几位好友开始“招兵买马”。
杨春泰先是说服亲戚、邻居,接着动员一些偶遇的老年人加入自己的队伍。时间久了,渐渐地有人慕名前来。第一批进入锣鼓队的队员韩悦芳忆起当时:“什么乐器都没有,我们就用手比画。没有录音机,我们就自己唱。40多名队员凑钱置办了锣鼓、铙钹等,才解了燃眉之急。”
度过了“经济危机”,晋尧锣鼓队又出现新的问题。“由于我们是民间组织,队员之间相互不了解,难免会发生摩擦和矛盾。有些队员刚学习锣鼓时不适应,一有动作学不会就想放弃。”这些难题,杨春泰用自己的热情和耐心一一化解,改变了成立时一盘散沙的状态,激发了队员的团结意识,同时帮助一些落后队员重拾信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全体队员的努力得到回报,锣鼓队开始小有名气,受邀参加的演出越来越多。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赴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迎奥运”宣传;2009年7月在山西省第五届珏山杯锣鼓大赛中一举夺得铜鼓奖;2012年4月间还踏出国门,应韩国明株式会社之邀,为当地群众演出具有浓郁临汾特色的传统节目……
这些珍贵的记忆尽在队员们自费印制的图书《晋尧风采》中,一页页翻过,队员们感慨万千。77岁的郭秋香难掩激动之情,道出了大家的心声:“退休后成天在家看电视、打麻将,经常头昏脑涨,腰酸背痛。自从来到锣鼓队,我好像变了一个人,身体状况也得到改善,现在精神好、脸色红润,年轻了好几岁。”
一路走来,这群中老年人在强身健体、弘扬尧文化的同时热衷公益,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各界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参加锣鼓演奏和文艺表演上千场,用爱心和激情演绎着夕阳之美。
新的一年,杨春泰许下心愿:人老心不老,发挥余热正当时。我们发自内心地热爱临汾、热爱锣鼓,不论走到哪里,都要把临汾文化带到哪里。希望,通过我们的演奏,让更多人知晓临汾的美。
记者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