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近日,在尧都区乔李镇乔李村郭家胡同里,42岁的李寒蕊背着一个小包,正挨家挨户地进进出出……
“疫情防控形势还很严峻,大家不要掉以轻心,有准备从外地回来的亲人,一定要先找我,咱们要按照政策规定来……”李寒蕊每进一户,先寒暄,再宣传,对于力所能及的小事当办就办。有人问道:“你是社区工作者,还是村委会的工作人员?”李寒蕊答道:“都不是,我是一名‘党员巷长’。”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活动开展以来,乔李镇建立党员街巷长制度,通过设立巷长推动党员发挥作用、贴近群众、包巷联户、融入村务,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如今,走在乔李镇各个行政村,标有“党员巷长”名字、照片、联系电话、职责等等的牌子随处可见。由于巷长大多和村民们熟悉,不仅带动效果好,而且处理事务也更接地气。”乔李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镇9个行政村共有274名党员巷长。
今年51岁的李明军,是乔李村景家胡同的巷长。“我就住在这条胡同,加上我们家,这条胡同有15家住户,我就为这些老街坊服务!”李明军说,巷长带了一个“长”,承担着“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职责。
“李巷长还有个小小的笔记本,里面记着‘房子有隐患,需要时不时看看’……”翟大姐是李明军的老邻居,也是李明军负责的住户。她说,去年汛期自家房子漏雨,为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李明军每天都要去她家看一看,还主动帮忙修好了房顶。
与群众“贴心贴肺”,干工作“亲力亲为”。自“党员巷长”走马上任以来,在服务群众、政策宣传、疫情防控、矛盾调解、社会治安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作用,受到乡亲们的赞扬。此外,乔李镇党委还对“党员巷长”实行“评星授星”制度,用“小星星”激发“大能量”,激励“党员巷长”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我们对街巷长制度进行了细化量化,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纳入‘党员巷长’管理范围,形成一套回应群众诉求的快速反应机制,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乔李镇党委书记马戴魁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用好‘党员巷长’制度,与区级党员积分制度紧密结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记者 杨全 孙哲峰
责任编辑: 吉政